今天要从我身边的一个“故事”开始说起......
小A是一名初二学生,有一天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来到心理咨询室,她的班主任很急切地说小A想要辍学,已经拿他没有办法。于是我们就坐下来慢慢开始交谈,起初,他完全阻抗,全程零沟通。于是我给他做了一个沙盘,在沙盘制作过程中,他慢慢地打开了话匣子,通过分析与极其简短的交谈,我找到困扰他的主要问题在于认为学习毫无意义。我没有急于否定,于是我们就开始了接下来的对话......
(部分谈话资料,希望亲爱的老师们不要传播!谢谢您)我:你认为学习没有用对,那你希望做一些什么事情呢?小A:出去打工,和我妈一起赚钱。我:你很懂事,这么小就知道体贴父母的不容易,可是据我所知,任何打工场所是不接收童工的,你的想法父母知道吗?小A:不知道,那我怎么办。我:你父母是农民吧,如果你选择辍学,可能结果就是和父母一样务农。小A(眼神很坚定):我才不要,之前和我妈上山铲地没累死,发誓我再也不会做了,老师我还有别的选择吗?我:哦,当然有,咱们先聊点别的,刚听你班主任说,你上学期成绩在班级前十名,今年直接倒数第二。这么大的悬殊,能和我谈谈你中间经历了什么吗?.......

我们交流到这的时候,他很惭愧的低下了头,经过一番周折,心慢慢敞开:他的父母刚刚离婚,一直由母亲抚养,还有一个姐姐和弟弟。每天看着母亲从早到晚的忙,很想帮忙却不知道怎么办。身边没有朋友,特别无聊,每天就是在学校混日子。另外,今年老师帮他申请特困生补助,发现同学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自己现在一点也学不进去,成绩一直在下降.......
我们交谈了很多,发现当打开他的心门时,他急于把各种苦水都倾诉出来。一个才15岁的孩子,就要承受住这么重的负担。正如今天吴老师讲到地看待一个有问题的孩子,一定要深入挖掘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在解决的过程中,试图寻找例外,发现资源。而心理老师要做的就是给他动力,逐渐让他强大起来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第一次咨询中,我尝试在与他建立良好的关系基础上,先试图将他挽留住。在第二次的咨询中,我们什么也没聊,从他的兴趣入手—五子棋,我想找回他身上的积极力量,并试图做他的后盾默默支持,最难得的是,我见到他的笑容了!在咨询结束时,我给他布置了一个作业,近期要写一门最感兴趣的科目作业,下次带给我,他也爽快地答应了。
三次咨询,三次带给我不一样的面貌!直到现在,这个个案我还在做。这期间,我找过班主任和他的妈妈,他们的支持也给我带来很大的动力!接下来,可能我就要让他感受到学习带给他的直接效果,逐渐让他体验到成功喜悦,从而激发他的内驱力。在学习上,分阶段设计学习的阶段目标、期望目标、距离标尺;在生活中,要让他慢慢感受到被看到、被接受、被认可。总而言之,作为他的咨询师,我首先要无条件积极关注,用真诚的心去引导他,同时我也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同样感动到我的是我们学校小学部的孩子,某天上午,我路过操场时,一个小女孩突然跑到我身边,哭的已经泣不成声地说她的家门钥匙找不见了。待帮她找到后,脸上瞬间阴转晴。这个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流着泪依然也要想办法把问题解决掉,真为她点赞!
有人说,心理咨询就是灵魂与灵魂相遇的过程。对待学生的问题,当换一个角度可能就会激起你的解决思路。老师这个职业特别容易焦点固着,带着自己的经验往往就会误会学生好的动机。所以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和拥抱积极的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