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输。
01
我尝试新媒体写作,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前段时间,马东在《创造101》上说了一句话,“只有做到最大程度的不一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被需要。”
我以此为切入点,写了一篇相关主题的文章。在向公众号投稿时,这篇文章被拒稿了。
过了几天,我在公众号上看到了一篇同样主题的文章。乍一看,公众号上的文章和我所写的文章并没有太大差异,观点相似,论述相似,结构也相似。
看完之后,我不禁感慨怀才不遇。两篇文章明明差不多,我的被拒稿了,别人的却被录用了。
后来,我把文章发给一个编辑朋友看,忍不住问道,“你有没有觉得这两篇文章差不多?”
朋友回道,“不一样的。他的文章,结构上有递进,而你没有。而且,你的故事表达不如他贴切,文章深度也不如他。”
听完朋友的话,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一直都不知道自己输在哪里,只是单纯地把原因归咎于怀才不遇,殊不知,真正的原因,是自己技不如人。
不知道自己输在哪里,就看不到差距,容易陷入到自我感觉良好的固步自封当中。以为自己和别人差不多,其实差很多。
佛说,人生有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大多数人都处在第一个境界,表面上看到的是什么,就认为它是什么,也就是所谓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当你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会发现虽然是同类事物,但各有不同,这个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当你发现自己和别人差异不大,却输给别人的时候,不妨尝试去抛开表象,去探究自己输的原因。
02
朋友小夏是一名乒乓球运动员。
他最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观看比赛录像。
他说,比赛时的击球动作,都是无意识的本能反应。很多不足之处,往往当时没有发觉,需要观看比赛录像,才能发现。
上一次,他在观看比赛录像时,就发现了自己在削球时击球动作不够大,旋球时的上传速度不够快。之后,他就有意识地加强削球和旋球方面的训练。在后来的比赛中,他克服了这两方面的不足,发挥得十分稳定。
其实,国家队的许多教练员也会观察比赛录像。郎平曾经在手术之后坚持观看比赛录像,研究战术。在里约奥运会比赛的前夕,她还深夜备战,一边吃着泡面一边观看录像。后来,在她的带领之下,中国女排时隔12年之后,再夺奥运冠军,令国人振奋。
刘国梁在担任兵乓球教练期间,也经常观看比赛录像,从中发现队员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训练。在他的带领之下,中国乒乓球队在里约奥运会上,包揽了男单、女单以及男女团体的四枚金牌。
知道为什么输,才能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的改进,不断完善自己。
03
刘芸和刘月是一对双胞胎姐妹。
上学的时候,每次考完试,试卷发放下来,刘芸总是看了一眼试卷上的分数,就把试卷搁在一旁。
那些做错的题目,下次遇到类型题,刘芸仍然会做错。久而久之,看着一次又一次差强人意的成绩,刘芸闷闷不乐,甚至开始否定自己,认为自己就是比别人笨。
刘月则和姐姐不同,每次发完试卷,她都会把每一道错题详细的=地看一遍,分析做错的原因,是审题不清,计算失误,还是知识点掌握得不够熟练。
如果是审题不清,她就强迫自己养成逐字审题的习惯;如果是计算失误,她就做大量的计算题来提升运算能力;如果是知识点掌握得不够熟练,她就重新复习一遍书中的知识点,找相关的习题来练习。她还准备了一本错题集,每次考试之前就翻出来看一看。
结果,每次考试下来,刘月的成绩却越来越好,刘芸的成绩越来越差。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输,就可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否定自己,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那些知道自己为什么输的人,会在不断改进之后,发现自己越来越多的潜能,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
04
人生,就是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经历许许多多的挫折和失败。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输。
不知道为什么输,就看不到和别人的差距。
不知道为什么输,就不知道自己存在哪些不足。
不知道为什么输,就不知道更好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输的时候,不必一味地感叹时运不济,怀才不遇,更也不必因此而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静思己过,静下心,来查找失败的原因。只要你纠正了一个个错误的思维,错误的方法,你将迎来一个更好的自己。
喜喜欢就点赞,爱就赞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