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007的第三年就要结束了,每周完成作业的时候,我依然感到很焦虑。我知道自己在焦虑什么,写作业的时候不知道要写什么,评作业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说好。
对于真正从0开始学写作的战友来说,可能很正常。但我是一个专职写作的编辑,到今年为止,已经写了15年。所以,我真的很焦虑
一周前,我看到007覃杰的课程,7天,真的能让人学会写作吗?我决定亲自试试。
137心法

1个目标,3个步骤,设定截止日期(7)
这是第一课我学到的内容。其实这个心法在007的手册上我似乎看到过,但当时犯了经验主义错误,并没有太在意。
课程之后我仔细思考了一下,这三年的007我到底有什么目标?我的初心是什么?我来007不是为了写小说吗?怎么后来都成了流水账、日志和工作总结了呢?
我丢掉了目标,所以没有结果。如果从007的第一天我就开始写我的小说,三年算起来应该已经写完一本了。
这节课让我的思维变得清晰,重新拾起了梦想,要说什么刺激了写作?那必须是心中还有火。
改变是写作最好的动机

写下即永恒——葡萄牙诗人佩索阿
早上打开直播看到这句话,突然心中一动。覃杰在课程中说,改变是写作最好的动机,整理生活,改变习惯,把自己的经历记下来,让时光有迹可循,是多么美好又有价值的事情。再翻看自己3年来的打卡,记录的都是一些干巴巴的东西,毫无感情。
改变,就从此刻开始。我调整好闹钟,点击简书日更打卡,开始重新定制自己的习惯。从今天开始,我就要记录自己的学习,写下每一个精彩的日子,还要开启我的目标小说。
写什么比如何写重要一万倍

在听课的这一周,刚好遇上我工作的一个关键期,我做了几年的古典乐专栏面临改版的命运。要么节目被彻底砍掉,要么就要推陈出新。一个小众的古典乐鉴赏节目,要怎么改得大众化吸引更多的粉丝呢?
覃杰说,和我有关,对我有用,替我说话
其实大众心目中高不可攀的古典乐,早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电影、店铺、心中的BGM,很多时候,古典乐可以用来诠释生活的感觉。只不过,大家“认为”它太阳春白雪。
既然要做个有用的节目,那我为什么不能把古典乐和生活的联系告诉大家?为什么不能开个活动请大家来,好好欣赏一下古典乐的世界?
当我将专栏的想法写成了方案,并详细的制定了计划后,这个已经被内定毙掉的节目,竟然最后变成了2022年最受期待项目。
用1个概念时,先搞清楚这个概念

我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文章。看题目新颖独特,看内容不知所云。有些科普文章看得让人头大,还需要一边百度一边阅读才能勉强了解意思。
我做古典乐节目,有时候想要偷懒,也曾经贴过百科,凑合凑合稿子,但是这样的稿件做出的节目总是通不过审核。
作为一个完全不懂古典乐的编辑,做了这么多年的专业节目,全靠有互联网的强大助力。那些“赋格”“小调”“对位”“移调”即便是百度,不对照合适的音乐也是极难理解的,更别提要听你解释的人了。
所以说,写作,既简单也艰难。开始写很简单,想要持续有内涵有效果地写下去,就像所有事情一样,都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多读书,写好故事

近些年我们常听的一句话就是“讲好中国故事”。讲故事真是太重要也太有效了。我听了覃杰讲楷然哥,讲给弟弟做红烧肉写作文的故事之后,对这种将“简单事情写出来”的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之后在很多时刻都拿出来用,结果大大的改变了我的生活。
有点社恐的我,平时基本都是沉默与工作中,很少和人交流,即便是朋友聚会,也很少发言。在这周,我一边给自己加工文章,一边关注朋友们的动向,利用他们在朋友圈发的线索,写一篇我感受的小作文发给他们,还利用自己的优势,配个小图,结果人气暴涨,大家还以为我要营业了,纷纷想要为我庆祝,让我开心极了。
写出个人影响力

7天的课程很快结束了,我已经养成了早起学习,睡前写文的习惯。也终于卸下包袱,将写的好或不好的文章,都丢到简书上,接受公众的检阅。更新一周了,每一篇文章都有新的朋友为我点赞、评论,还有之前的文章也被重新点读、收藏。
以前只想单纯地发泄,写点自己想写的东西,留到以后慢慢回味。现在,我觉得我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写作真的是一件让人开心又能影响他人的伟大事业,或许,从现在开始,我也可以用微小的力量发电,做出自己的影响。
我的007目标:
完成一本小说(无论有多难写,写的多难看,也要写完,不准烂尾)
坚持日更(记录自己每天的心得、感受,三省吾身)
在工作中贯彻学习到的概念(写好故事,做有用的事,做出影响)
我的新007生活,现在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