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有意思
古代是否有劳动节呢,其实都隐藏在这些诗歌里面,你是否都知道

古代是否有劳动节呢,其实都隐藏在这些诗歌里面,你是否都知道

作者: 百里流川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23:17 被阅读3次

说到“五一劳动节”,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放假。因此,在今年先开始流传五一三天长假变成一天之后,就有一大波人便是很难受。甚至有记者在记者会上问国家领导五一是否真的只剩下一天了。而最近,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五一长假还在,甚至是变成了四天。

其实呢?劳动节作为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一开始并不是为了庆祝放假的啊,那是为了给劳动者争取了权利用来庆祝的日子。

而在我国古代,也有对这个“节日”的记载,他们就没有我们这么幸运了,他们的劳动节还是劳动啊,所以说劳动最光荣。

最先记录这个节日的是《 吴越春秋》的《 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八个字,却是反映了远古时期劳动人民的全部的劳动生活:砍竹子,接竹子,制作工具,捕获猎物。毕竟,在古代,劳动人民最大的生活就是生存下来。

而《诗经》作为一部记录春秋时期的人民生活的是个总集,自然也是少不了对于劳动场景的描写。其中一首最为经典的就是《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毕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 饁彼南亩, 田畯至喜! ”其描绘的是农民在田间耕作的画面,一年四季,挥舞着农具,凭借着自己所年来的经验,在田间挥洒汗水。

当然,我们古代的一些名人也逃不过当劳动人民的命运。著名的五斗米先生——陶渊明的《 归田园居》( 其三):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就描写了自己在南山下种豆种瓜的生活现象。但是对于他来说,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享受,那种自由自在地,自给自足的生活要比官场生活更加惬意的多啊!

而这写诗歌中,有一首基本上每个人都知道,而且知道的人肯定自出生后会识字的时候就会了。那就是李绅的《 锄禾》: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仅仅是20个字,就把农民辛辛苦苦劳作的情景描绘的淋漓尽致,并且成为了教育后人珍惜粮食的一首很有分量的诗歌。

​相信还有很多人记得初中语文课本的这么一首诗歌,作者是白居易,诗的名字是《 观刈麦》: “ 田家少闲月, 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这首诗描绘的秋收时候的繁忙的时候,也就是农民口中所说的农忙,这里的五月只是一个泛指,因为南北有差异。但是繁忙的景象却没有差异。到了这个季节的时候,一家上下全部都会动员起来,不仅仅是大人,连小孩也会被拉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说是送水。而在田地里劳作的人确实是辛苦,一遍背上要受着烈日的炙烤,一遍脚底下还有蒸腾而上的热起。但是尽管如此,还是尽心尽力地干着活。这首诗可以说是对古代劳动者的深切的关怀和同情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是否有劳动节呢,其实都隐藏在这些诗歌里面,你是否都知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fm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