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谁都不曾有想过,有一天,码文字会就跟码砖头似的,只要不是文盲,只要手上有一台手机或者电脑,都可以上去玩两把。
从最早的论坛,一路走来,经过博客、微博、朋友圈、公众号,再到现在各大平台的什么号,码文字变得那么近在咫尺,再也不是记者、作家和编辑们的专利了。只要愿意,谁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才学,挥洒自己的文字。
在这一波浪潮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草根文字工作者。不管是写小说的,还是财经、时政的评论员,或者是国学、健身、旅游等领域的传播者,正因为他们的努力,让我们有机会发现更多的美好,更方便的学习知识,可以有更多角度去审视身边发生的那些事。
林子大了,难免什么鸟都有。百花齐放的同时,却也很无奈的发现,这块码文字的稻田里,长的不只有可食用、有营养的水稻,还有很多假冒伪劣的稗草,而且越来越多,在挤占水稻的生长空间,在抢夺水稻的养分。
这些稗草,有的出于利益的考虑,为了那五毛钱,编造有毒的谎言,攻击良善,断章取义,替人把黑洗成白;有的为了那点可怜巴巴的流量,散布不实的谣言,或者哗众取宠,取个唬人的标题,说些言之无物,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的大白话,甚至带有颜色、暴力倾向、反智等内容。这些稗草,考虑的不是怎么推动文化领域的良性发展,而是涸泽而渔,捞一把就走。
曾经,微信的朋友圈多么红火,分享自己的生活、知识,展现自己美好的形象。然后,慢慢就变成了炫耀的舞台,变成了卖各种商品的大卖场,那么功利、嘈杂喧闹。现在,还有多少人还在坚持每天刷朋友圈,还有多少人没有屏蔽过好友的朋友圈动态?
自媒体行业中,除了码文字的,还有拍视频和小视频的。相比码文字的,拍视频的就更加杂草丛生了,不是抄袭的段子,恶俗的搞笑,就是穿着紧身裤在那里扭开扭去,比广场舞大妈大喇叭的扰民,更加让人糟心。
审美都要疲劳,审丑,只怕会疲劳的更快吧?等大家都疲劳了,这口烂透的锅里还能再煮出饭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