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之光@产品
做产品经理后,我明白的十件事

做产品经理后,我明白的十件事

作者: 张吃吃 | 来源:发表于2019-10-17 16:27 被阅读0次

做产品经理已经好几年了,有许多心得体会,全都简明扼要地写在这里吧。我一直把自己定位为普通产品经理,不是什么大牛,如果这份心得体会有错误也欢迎指出。如果你不是PM,对PM的工作感兴趣,希望这篇文章帮助你了解这个职业。如果你是PM(哎呀妈呀握个爪),希望我们有共鸣。

1.互联网vs传统行业

传统行业做生意,本质是低买高卖,生产买家需要的商品,实打实地赚现金流。
互联网行业做生意,本质是流量变现,生产的产品并不直接赚钱,而是用来吸引用户,然后通过其他途径变现。比如互联网社区,依靠社区本身吸引用户,用户在使用时并不需要付费,而当用户足够多的时候,社区就能通过广告来盈利。
传统行业直接生产能够盈利的商品,互联网行业生产吸引流量的产品,再凭借流量用其他手段盈利。这是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做生意的区别。
互联网行业薪资比传统行业高,并不意味着互联网公司赚钱更多。相反,大部分你耳熟能详的大公司都是常年亏钱,财报非常难看。互联网公司的钱几乎都来自于融资,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行业薪资更高的原因:传统行业产一个卖一个,为了创造更高利润,需要适当压低成本;互联网公司追求流量,为了招到能够做出占领市场产品的团队而开出高薪,只要个别公司开出高薪,出于人才竞争,互联网公司纷纷开出高薪,这就是互联网泡沫。
泡沫能让人在付出同等努力下获得更高的回报,但同时也是具有风险的(青春饭)。

2.无我

当产品经理,我学会的第一件事是“无我”,设计产品时,不要“我觉得”,而要“用户觉得”。当产品经理越久,越觉得世界上人与人的差异巨大。虽然人性有一部分共通,但是产品经理一个人代表不了大众用户。在产品设计逻辑上,我相信自己,但是在用户需求层面,我从来轻信自己。我会经常访谈用户,上到40岁大妈,下到小学生,我全都聊过。因为特别喜欢泡在用户当中,我也成了一个受用户欢迎的产品经理,收过用户寄到公司的礼物,也曾从用户那儿挖到过关于竞品的情报,当然最重要的是从用户那儿得到了许多做产品的启发,这些是闭门造车不会想到的。

3.人性

产品经理,尤其是C端,必须学会洞察人性。我出身游戏行业,在国内,这个行业的生财之道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盈利。人性的弱点无非贪、比。我们的祖先为了在被吃与被吃的原始社会生存下来,将助于生存的“贪”“比”基因延续下来,到了安全的现代社会,反而成了商人做生意的工具。抖x为了用户时长,设计了一个斯金纳箱(一个成瘾机制,让用户因为随机性奖励而永无止尽地投入),而企业把用户在产品上耗掉的时间,转化为了商业价值。
可能有人会心里捣鼓:“既然要洞察人性,那我的黑暗面岂不是被看穿了?好没安全感。”实际上,正因为深谙每个人都有黑暗面这一点,我觉得这是件自然的事,反而更容易接纳人性的暗面。

4.迭代

刚当产品经理不久,我学到了一个让我非常醍醐灌顶的方法,叫迭代。
互联网产品区别于传统产品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互联网产品非常注重迭代。互联网产品上线的第一个版本往往非常简单,然后通过来自用户、数据等各方面的反馈来进行迭代,不断优化产品。产品初上线,爆火的几率很小,但是良好的产品运营可以让产品在迭代中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产品。迭代思维让我明白,成功的产品不是一开始就做成那样的,而是从一棵小树苗开始,一点点长出枝叶,最后开花结果。
关于迭代,有个非常经典的案例是微信。这是我从梁宁的《产品思维课》上学到的,分享一下:
微信最初只是一个主打移动端熟人通讯的社交软件,在后来的某一个版本中,加入了扫一扫,这是在为下一个版本的公众号做铺垫。公众号上线后,微信不再单单是社交软件,而开始连接B端与C端,进军内容领域。后来推出绑定银行卡功能,为了让用户愿意去升级,微信早在上一个版本,就埋了一个打飞机游戏进去,用户必须升级新版本,才能玩打飞机和好友比赛(这个设计真的是绝了!)。绑定银行卡是微信支付的起点,真正让微信支付走入黄金时代的是2015年春节的微信红包。小程序的推出则让微信成了一个操作系统,社交、支付、内容、游戏、APP的功能,只要微信一个APP就能全部满足。
但不得不说,即使是微信这种业界标杆产品,仍然被无数用户吐槽难用(比如papi酱做过一个吐槽微信的视频),可见产品经理多难当:用户的需求千变万化,没有一个产品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产品经理必须做到舍末求本。

5.生命周期

所有的产品都有生命周期,也就是说所有的产品都会有消亡的那一天。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都会经历冷启动-发展期(爆发式增长)-成熟期(平稳增长)-衰退期四个阶段。当然,市面上大部分的产品,都无法经历成熟期或者发展期,就快速进入死亡,你手机里下载的耳熟能详的产品是只是海量产品中的佼佼者。有的产品到冷启动就死亡,比如罗永浩的几段创业经历(逃。有的产品爆发时增长后销声匿迹,比如脸萌、zao。有的产品已经步入衰退期,比如豆瓣。
从前希望这世界上多一些永恒而确定的东西。当了产品经理,会知道没有什么永垂不朽,自己做的产品,会给人带来短暂的美好时光,然后退出舞台。重要的是享受过程,做产品和用产品都是。

6.做减法

我最喜欢的科技公司的苹果,它的产品理念我总结为两条:极简主义和用户体验至上。
当其他手机还在用物理键盘(黑莓)和底部三个按钮(安卓)时,苹果推出的iPhone只有一个HOME按钮。到了iPhoneX,苹果直接连HOME按钮都不要了,利用重力感应举起手机屏幕就亮起。我觉得产品的发展趋势就是越来越简单。科技让人越来越懒,世界也有越来越多的新鲜玩意儿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越简单的东西越能让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地方,就像摄影里常常调节景深以突出主体模糊背景。
做减法本质上是删除多余流程,达到相同结果的一种操作。我自己优化自己的产品时,倾向于往减法思考,因此我的产品原型有时候是越改越简单,辛辛苦苦做的一页原型说删就删。
同样道理,我也一直很不喜欢“牛逼的概念”,也就是“我要做一个像魔兽世界一样的游戏”这类口号(但是很多投资人和老板都喜欢,但用户不一定喜欢,成本你也不一定承担得起。相比“牛逼的大概念”,我更喜欢简单却直击人心的概念。比如我更喜欢独立游戏《baba is you》,而不喜欢《荒野大镖客2》。《baba is you》在经典的推箱子游戏基础上做出了前无古人的创新,而《荒野大镖客2》只是画面表现层做得贴近真实(个人喜好,大表哥粉丝轻拍。

7.什么是好产品

虽然上面提到,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追求流量,但我对成功产品的定义,并不取决于流量。
如果单纯追求流量这个数字,最简单的方法都写在《刑法》里了。而且国内最大的流量来源是二线以下城镇,如果你想放弃点逼格,做些对他们胃口的产品也可以轻松赚取流量。但是那些用户的价值有多高?一个王思聪用你的产品,和100万屌丝用你的产品,你选哪个?
流量绝不是公司做产品的初心。每个公司都应该有自己的初心:希望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在我眼里,实现了公司初心的,并且给社会带来正向价值的产品,就是好产品。
一个产品商业上的成功可能有多方面的因素,不一定是产品做的好。有可能是动作快,很早就占据了市场;有可能是市场营销做得好,比如《贪玩蓝月》。对于是否是好产品的判断,是个主观问题。就好像音乐圈,火爆的可能是抖x神曲、爱豆的新歌,这些音乐获得了商业成功,但不意味着是好的音乐。古典音乐很少人听,但音乐评论家们主观判断它们是好音乐。当然,你也可以主观判断古典音乐不好,毕竟任何一首音乐讨不了所有人的欢心,任何一个产品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8.产品经理的关注点变化

第一阶段:交互与用户体验
最开始做产品策划的时候,和许多新人一样,我非常关注产品的表层用户体验。因为这些东西是最直观、肉眼可见的,即使不是专业的产品经理,连用户也可以评价一个产品的交互和用户体验。那时我以为PM就是要在用户体验细节上精益求精,但是随着经验增长,我发现那些用户体验细节,大部分其实影响并不大,可能就是把70分变成80分这样。而产品背后的逻辑,以及产品整体战略规划,才是那个70分的基础。

第二阶段:项目管理
工作了一两年的时候,我开始承担项目管理工作。对于职场新人来说,会觉得“哎呀,权力好大啊,当管理了”。真正做了后才知道这只是初~中级产品经理的技能点。高级产品经理更多的精力放在“想产品”上,而不只是通过项目管理把“做产品”执行好。

第三阶段:用户痛点与解决方案
有了从0到1独自设计产品的机会后,我关注的是我的产品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我会做大量的竞品调研和用户研究,然后确定解决什么问题对于我的产品最重要,什么功能特性能让我的产品脱颖而出。

第四阶段……抱歉,水平有限,经验有限,就停留在这么浮浅的层次了= =

9.产品狗vs程序猿

网络上一直有关于产品狗和程序猿之间矛盾的段子,其实这个话题我曾经想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聊。之所以容易争吵,是因为产品是向程序提需求的人,直接影响到程序员的工作内容。其实我自己很少和程序员争吵,甚至有过驯服整个技术团队(开发只听我一个人的话,其他PM说服不了开发甚至会请求我帮忙)的经历。一方面可能因为我是妹子,另一方面只要产品逻辑清晰,程序员是无法反驳的(除非性格上固执)。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程序员写代码逻辑应该比产品好,但我觉得合格的产品经理,产品逻辑应该比70%以上的开发好(只是合格的标准,优秀的PM应该完爆所有开发),这样才能保证开发对你的设计心服口服(不砍死你。
产品经理对开发同事的偏好可能和技术总监不一样。技术总监大概更关注开发的技术水平,而我的话,定义好程序员的标准就两条:1.完全按照我的原型去做;2.没有bug。如果前端开发还满足第三条:审美好,那就该爆灯了。

10.做PM对生活的影响

其实这个职业改变了我的很多习惯。比如把我培养为了一个体验派,因为做产品是创造体验的过程,PM的个人体验越丰富,就有更开阔的思路去设计产品。以及不知道跟陌生人尬聊什么的时候会做用户访谈并且调研TA的需求(笑。以及准备搞事情的时候先列一份版本迭代计划,这个工作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已经驾轻就熟了(但是唬外行特别好用,我写的规划,看过的说“卧槽牛逼啊”(笑。

非常感谢做PM的职业经历,这些经历带给我的成长远高于物质回报。你对这个职业有什么疑问,或者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和我交流。

相关文章

  • 做产品经理后,我明白的十件事

    做产品经理已经好几年了,有许多心得体会,全都简明扼要地写在这里吧。我一直把自己定位为普通产品经理,不是什么大牛,如...

  • B端产品经理和C端产品经理的技能区别

    在我刚开始做产品经理那会儿,老师教我们说做一款产品的第一步是做市场调研,通过市场调研搞明白行业的情况后,再做用户调...

  • 2015年10月9日

    《产品心经·产品经理应该知道的50件事》读书笔记 前面一共讲了十件事,分为产品经理的核心素养和深刻认知产品两大方面...

  • 半路出道做产品经理,经历了3次失败后终于上路了

    在正式做产品经理之前,我是一个传统IT项目的软件咨询和维护人员。我在半路出道做产品经理后,先后经历了3个项目的失败...

  • 半路出道做产品经理,经历了3次失败后终于上路了

    在正式做产品经理之前,我是一个传统IT项目的软件咨询和维护人员。我在半路出道做产品经理后,先后经历了3个项目的失败...

  • 创新的定义

    经过一段时间的迷茫和摸索后,打算转行到互联网行业做产品经理。那么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呢? 产品经理需要...

  • 为什么不建议女生当产品经理

    现在市面上做产品经理的是男性居多,但女性做产品经理也不少。网上有声音却说不建议女生做产品经理,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

  • 对接国企的产品经理如何做产品之需求篇

    我本人在咨询公司里做产品经理,对接的客户是电力企业,虽然是做产品经理,但是说实话,很多时候客户才是“产品经理”,请...

  • 产品工作小结-需求调研篇

    如何做产品经理?如何做1个好的产品经理? 接下来从产品的日常工作来说说如何做1个产品经理把;至于如何做1个好的产品...

  • 对产品新人想说的话

    我是15年毕业的老哥哥了,毕业后一直做的是营销设计。18年才接触产品经理这个岗位,以下是我这半年做产品后的感悟,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产品经理后,我明白的十件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kv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