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常喝茶的人或许都有这种感受,每天至少喝杯茶,感觉这一天过得正常而自然。一天之中,喝点茶,解渴解困解乏甚至安神静心。更重要的是,那种清香中的苦味,苦涩中的回甘,这种茶如人生的非凡魅力让我几近疯狂沉迷,这是我喜欢喝点茶的原因。哪一天突然没喝点茶,这一天可能心里总感觉缺少了点东西,也许这就是有瘾吧。
2
端午节前两天,存的茶喝完了,正想着从哪弄点,网购或者市场上买。喜欢喝茶,但并无格调讲究,普普通通的茶最让我喝得舒服惬意,所以弄点茶也简单。
没想到父亲却给了我一个意外,直到现在我都难以相信父子间居然有如此凑巧的默契。
想到父母和岳父从未来过西安,于是我提前安排了端午节让他们来转转。父母再三推脱,我知道他们是担心让我花钱,但最终拗不过我,在我直接把车票和酒店给他们订好后,父母痛下决心决定出行。老人们是节日假期第一天早上六点到西安的,舍友阿发驾车带我去接,并把我们送到了秦始皇陵景区。那天我带他们看了兵马俑,再要按计划去华清池的时候,父母把我紧紧抓住了,说走不动了,门票那么贵,浪费。我知道如果坚持,一定是一次痛心的游行,于是临时改了去钟楼鼓楼和回民街。晚上回到酒店,把父母带到房间,给他们调整好房间空调温度,教了空调电视和房间设施的使用方法,我准备带岳父回住的地方,父亲却把我叫住,从随身提的袋子里小心翼翼的拿出一袋茶叶来递给我,并说这是家里做的茶,还剩这点了,带给你尝尝。我一看那包被父亲用一个结实的塑料袋严密包装的茶叶,心里狠狠的抽动了一下,眼窝有些发热。我知道那包茶叶是父亲年初从遥远的老家到兰州帮我看孩子时带出来的,父亲喝了一些,这是给我留的。我接过茶叶,嘱咐他们早点休息,赶快转身走了,怕父母看出我表情的异样。
3
这些年四处奔波,与父母聚少离多,不管身处何方,每次喝茶我都会无意识的想起遥远的西南边陲的故乡,想起爱喝茶的父亲。家里有几亩茶地,每年春、夏、秋三季各采摘一轮。小时候,经常跟随父母到茶地里采茶,经常是早上八点多吃完早饭去,把午饭一并带上,直到傍晚七点左右回家,带去的背篓、口袋基本上都装满了。回到家抓紧生火在家里做饭的大锅里杀青爆炒,然后趁高温在一个大簸箕里快速搓揉至茶叶卷缩成细条,这样的工序需要三遍。加工好的茶,经过烘烤或者晾晒干燥后,就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那时候采茶季节,每周父亲或者母亲都会到集市上去卖茶,卖茶的钱经常被用来改善伙食,给我们兄弟姐妹添置衣物。家里生活负担重,在我印象中,爱喝茶的父亲从来没花钱买过茶,一直喝的家里自己做的茶。直到现在,虽然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各自成家,工作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我的家中常备有至少三种茶,但父亲始终坚持喝自家的茶。
父亲喝茶最大的特点用当下的话来说可谓是“简单粗暴”。一个罐头吃完后剩的大玻璃杯是他的茶杯,每次要放很多茶叶,用刚刚涨开还在翻滚水花的涨水冲泡,滚水和茶叶接触那刹那,会有一声“嗤”的轻响,然后会看到薄薄一层白色的泡沫在茶水表面荡漾,不一会茶泡开了,半个杯子里都是茶叶。这种浓浓的茶家里只有父亲一人独享,母亲和我们兄弟姐妹是喝不了的,我们要喝,得少放点茶叶另冲泡。
4
父母们在西安的三天时间很快过去了,回去的车是端午节当天下午。中午吃完饭,带他们在小寨赛格国际购物中心闲逛,跟父亲谈起人生际遇,我抱怨选错了职业,如今进退维谷。父亲沉默的听着,看我说完了,然后说:都已经过到现在了,不要想那些没用的,如果想的多了,眼前的生活都过不好。想起父亲早年作为运动员代表市里参加全省比赛的经历,我忍不住问了他当年的成绩,父亲淡淡的回答:20公里跑1小时17分钟。话语平淡,却在我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要知道父亲在他们兄弟姐妹六人中,是唯一的读书人,还是市里优秀的体育健将,却因种种原由一事无成,务农度日,一生勤苦。去车站的路上,父亲告诉我,如果当年他顺利的话就不会回乡娶了我的母亲,就不会有我们兄弟姐妹几人,人生未来的路充满不确定,谁也不知道以后会怎样,重要的是要过好现在的生活。
父母们离开了西安,每次喝上父亲带来的茶,就想起父亲离开时对我说的话。他的一生正如同这杯茶,在沸水的冲泡煎熬中不断释放茶的真味,清苦却耐人寻味,也给我无穷的精神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