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解诗词100/042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我们在中学时已经学过了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知道他是个边塞诗人,他常年在安西都护府担任判官之职,写的诗气势雄浑、豪迈激越,今天来解读一下他这首和《白雪歌》风格一致写法类似的作品。
开篇前两段“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先绘出事件发生的大环境,具体地点在今天的新疆车尔成河、天山一带,这个地方风沙极大能把斗大的碎石吹得满地乱走,可见环境之恶劣。
接下来三段: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写具体事件的发生,匈奴趁着草肥马壮来袭击,三军早有准备出师应对,如何应对?这里写了多个细节来说明应对准备之周全,也用天气的寒冷来衬托大军大无畏的勇猛精神。细节有将军夜不脱甲,说明将领身先士卒,半夜行军刀戈有所碰撞,说明大军时刻准备战斗,风烈如刀割着脸也没人退缩,这么冷的天战马竟然跑出汗,但是汗水也瞬间结冰,甚至连帐幕中起草文书的墨都结了冰,但是大军依旧纪律严明势如破竹。
最后一段说“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作者认为,如此英勇之师必能令敌人闻风丧胆、不战而逃,那我就在西门等待大军大捷凯旋。
这首诗的特色是夸张手法的应用和对细节细致入微的刻画,作者用夸张手法很好地表现了寒风怒号的狂劲猛烈,用特定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夜晚行军面对的极度寒冷,同时也从侧面衬托了三军的威武和无畏。
这种手法都可以借鉴用在我们自己的文章中,能够很好地增加文章的文采。
你学废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