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各种棘手的问题时,你是怎样处理的?
是否有时会感到问题越想越多,思路越陷越深?到最后这个难题可能已经比你最初看到它时复杂了许多。
这时有些人不想过度纠结于此,索性放弃。而有些人,则如临大敌,调用起更多的资源去解决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我们不妨跳出问题,站到高处,重新审视,问题是看起来复杂还是真的复杂。
很多时候,问题的本质并不复杂,只是其中掺杂了许多衍生的细枝末节,让解决问题的道路上看起来崎岖不平。而如若我们花点时间揪出问题本质,弱化那些并非核心问题的点,我们将节省出大量精力,从而高效有目的性的逐一击破这些难题。
下面我来谈一谈我个人在处理问题时的一种思路。
思路
我个人倾向于在遇到问题时将问题转化,转化成最核心的问题点,用“其实这个问题本质就是……”的句式把一个大问题化简,并具象化,直到具体到一个最直接的做法:“只要我们怎样怎样就可以了。”
这种剥离问题枝丫,提取本质而解决问题的做法,就如同炒一盘青菜。
从菜市场买回来的青菜,完好可食用的菜叶混杂着一些枯枝烂叶,而此时我们遇到的问题就是:
“如何用面前这堆菜炒一盘青菜?”这便是一个笼统的问题。现在我们将这个问题具象化:“
·炒的菜需要能吃,好吃;
·好吃的菜需要好青菜;
·我要炒好青菜;
·我需要将好青菜与坏青菜分离;
·我需要从面前的这堆菜中挑拣出好青菜,我需要炒这些青菜。”
看,这些事情当中,最后一句话即为问题本质,即当前要做的具体的事。即“如何用面前这堆菜炒一盘青菜?”到“从面前的这堆菜中挑拣出好青菜,然后炒这些菜”的转化。
总结
当你想清楚问题的本质,是具体到哪一个行为时,你便可以在此时将思维活动与具体执行分离,不带任何情绪甚至是思考的去执行这件事情。此时你只是一个执行者,你不需要也不应该再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想东想西,分散你的精力,因为你已经花了时间去思考如何做,现在你只需要关注你总结出来的最后一句话,照做就是了。
许多时候我们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掺杂了太多无关事项,这些事项可能源自于人的七情六欲。
感性的时候融入了充满信仰的鸡汤语句,让人们在根本不切实际的判断当中无畏而心安的错下去;
焦急的时候重心从解决问题转移到了缓解自己的焦虑,使人们在慌乱中去做那些无助于解决问题的事情,比如去催促就在自己身边全马力帮自己出方案的同事,忽视了问题的本质不是对方对deadline不清楚,而可能只是缺个帮手。
哪些问题是当前问题的决定性因素?哪些事情即使做了也无助于解决当前问题?当你觉得自己被眼前的纷杂困难环绕,不如试试剥离非主要的细枝末节,抓出问题本质,然后具象化问题,具体到需要做的几件事情,按优先级刨除无关因素(如情绪)逐一做掉,再丰富和优化细节,最后复盘整个处理过程,总结规律,内化成自己的思维惯性。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