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摄影
职场爸爸的亲子时光,从学会给孩子拍好一张照片开始

职场爸爸的亲子时光,从学会给孩子拍好一张照片开始

作者: 湘北流川枫 | 来源:发表于2019-06-14 20:40 被阅读1次

人生,有时候很奇妙。

6年前,我的家庭都盼望着上天能赐给我们一个宝宝。谁能想到6年之后,家里已经有了两个可爱的小天(e)使(mo),老大闹翻天,老二满地爬。

作为一个互联网行业职场奶爸,早上6点起床,7点前出门,晚上9点左右到家。到家匆忙吃完饭,甚至来不及跟孩儿们玩耍一会,就马上要跟媳妇儿分别哄两个小家伙睡觉,常年如此。作为如此喜欢孩子的我,在这种工作节奏下,和宝宝们相处的时光要从指头缝里挤。幸运的是周末还能有一些亲子时光,真是痛并快乐着。

不过,想到那些行业里996、007的奶爸们,又怎么敢说自己苦呢。

01.虽然我玩相机,但摄影和我不沾边

孩子成长是如此迅速,亲子时光如此宝贵,怎么能不好好记录和保存呢?

多年以后,当我回想那个下午、或是那个凌晨、那个黄昏,我还能从影像中看到当年的那个小宝宝,还能回想起抱着他哄睡、给他买礼物、带他学打篮球,还能带来再一次的感动。

手机的性能不足以满足我记录和宝宝亲子时光的需求,于是,因为对孩子们的爱,促使我又一次拿起了相机。

为什么要说又?因为我年(hun)轻(qian)时,曾经玩过相机。对,就是周围的人都以为我是玩摄影,但我自己清楚其实我只是玩相机,摄影和我不沾边,只能拍个照而已。拍的照片有多么恐怖,你看看就知道了。

要么就是这样的,这是红螺寺。

还有这样的,北京的南锣。

要告诉你这是单反拍的,会不会让你恰似那雨淋的蛤蟆——惊讶得合不拢嘴。是不是,还不如一些自带PS效果的手机拍得好?

所以,当我再一次拿起相机的时候,问题来了。

这是那时我拍的媳妇和老大。看出问题了吗?

再来看看这张……

还有这个……

那时我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这种拍摄水平,记录生活可以,但要达到我梦想的记录时光的需求,配得上“摄影”这个称呼,是不可能的

02.为什么我拍不好一张照片?

为了更好陪伴宝宝,或者说为了给娃拍更好的照片,我下决心改变自己。

从职场养成的习惯,要提升自己,首先从复盘开始。

我从网上学习了一些摄影的基础知识,再以此为基础对之前的“作品”进行复盘,找出它们存在的问题,思考以后怎么改进。

经过总结,我发现之前的拍摄,几乎都存在如下6个主要问题

1.缺乏构图,没有拍摄主体。

美术专业出身的摄影师,可能不会有这个问题。但是对于很多缺乏构图基础的人来说,首先就没有拍摄主体这个概念,眼睛里看到的东西不错,举起相机就拍,这样往往出来的就是废片。比如:

这张照片就是典型的缺乏构图,只是看到当时景致优美,就拍下来了。实际上风光不风光,人文不人文,看不出来拍的是什么,拍摄者想要表达什么,是一张典型的“废片”。

再来看看这张,场景混乱,不知道拍摄者想要表达什么,毫无构图可言。

这是我后来拍摄的,其实当时的环境时杂乱的,但是主体清晰,构图明确,想要表达的意图很容易感知。

2.不懂用光。

摄影是光线的艺术,光是照片的灵魂

不讲究布光的照片,看上去是无神、平淡的。还有很多时候,拍的照片天空一片死白,或者暗处一片漆黑,这就是不讲究光线运用的后果。

学习了光线基础知识之后,我了解了伦布朗布光、蝴蝶光等布光的手段,知道了什么是环境光、自然光、人工光,明白了主光、辅光的区别。

这张老大的照片,除了构图和景深的问题,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没有合适的布光,虽然是室外的自然光环境,但也是可以讲究布光的。

这是我后来拍摄的老大,同样是逆光环境,但对于光线的运用就截然不同。

3.无色调搭配可言。

除了光线,摄影还是色彩的艺术。拍风光的时候,色调运用可能多半靠天和靠人品。但拍人文、人像这类题材,可以自己搭配色调,组合出赏心悦目的颜色。

这张照片除了布光、构图这些问题,色调搭配也不好。黑百主色的背景,全黑的衣服。会造成照片整体没有美感。

讲究了服色搭配的老二,会不会好看很多呢?

4.照片太平,缺乏层次。

好的照片,讲究景深的合理运用,形成更有立体感的层次。初学者往往拍摄的图片中,前景后景堆叠在一起,没有层次感。

这张照片就是典型的太平了,实物有层次,照片却没有层次。

加一点前后景,感觉是不是就有立体感就强多了?

5.没有后期。

早期拍摄的照片,常常处于懒惰,没有后期加工,讲究“直出”,还常常拿“没有时间一张张处理”作为借口。现在回想起来,这只能说明自己拍摄的照片不重要罢了。

拍摄好的照片、记录与娃共度时光的意愿是如此强烈,促使我每次拍摄即便都是300-1000张照片的量,也都一一挑选,值得后期的全部都要加后期。

看看这张照片,直出是这种感觉,非常平淡。

后期一加,会不会有一种变废为宝的感觉呢?

6.器材不行。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并非没有道理的。

老是有人说大师可以用手机拍出一流的照片,这不假。

问题在于这句话偷换了概念,因为你不是大师。即便大师用手机拍,他的题材一定是有局限性的。

来看看这张,其实当时我是有想法的,实景也是配合的。只是缺乏一个更好的相机和对应的镜头。

这张是类似的道理,其实我有一个全画幅+长焦的话,感觉就会截然不同。

 比如:

可能就会是这种感觉了。

经过复盘,找出了之前自己拍摄的种种问题,那么改进就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做了。

首先,你需要一台更好的相机。

03.也许你只是需要一台全画幅相机和一个大光定镜头

之前自己那种为了便宜,反正技术也不好,就先用着APSC画幅相机的想法,现在我认识到了错误。

对于我个人来说,APSC画幅相机有几大问题:

1.画面裁切、光圈变小。APSC相机的画面会有裁切,比如35mm焦段的相机,在APSC相机上可能变成56mm,换句话说你在全幅机上能拍到一座山,APSC机只能拍到山的中间部分。另外,光圈也要变小,这一点很多人不知道,比如标称1.8光圈的镜头,在APSC机上等效光圈可能只有2.9。这一点比较致命,你所想要的景深控制很可能出不来。

 2.高感差,噪点多。和全幅相机相比,APSC的高感性能差。这意味着在光线比较差的环境下,比如黄昏、夜晚,APSC相机拍摄的画面噪点会很多,而且拍不拍得下来都不一定。如果加上镜头等效光圈系数的换算。OMG,不带三脚架等稳定设备,夜景就很难拍。比如下面这张:

同样是夜景烟花,同样是手持拍摄,全幅机拍出来的画风却是:

当然,我并不是说APSC没有优点,只是对于我来说,全画幅会让拍摄变得更容易。

另外,对于镜头的选择,以前用小光圈变焦,对我来说,会造成景深难以控制、不易出片的问题,于是我决定使用“大光定”,也就是大光圈定焦镜头。

学习了知识,现在我需要的就是一台更好的相机。

04.拍出的照片终于开始有了变化

刚开始的时候,数码全幅机的价格还是较高,我决定先用胶片全幅机练手。虽然相机一次性投入的成本低,但是胶卷现在成了理财产品,价格在逐年走高。还有冲扫,也得有一笔费用。好在胶片机的照片也非常有味道,对于自我提升很有帮助。

虽然经过复盘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也学习了理论知识,但要把知识变为实践,还得有一个练习和应用过程。刚开始用胶片拍摄的时候,直接拍娃,画风是这样的。

比以前有了一会变化和提高,但总感觉不是太顺利。后来我发现总是直接拍娃,效果未必好。

研究了一下网上的教程和其它人的经验,我决定从街拍人文类题材开始练起。除了自己琢磨技巧外,我还从网上找了很多优秀的照片作为构图的样片,这一点对我自己的提升特别有用。

其实那段时间比较痛苦,每次拍摄完都会复盘,看照片有什么问题,下次该怎么拍摄。另外,胶片的拍摄并不能即时看到拍摄的效果,送店冲扫到照片出来又有一个等待过程,比较煎熬。

再去拍摄南锣和五道营,画风就和前文展示的杂乱无章不同了。

渐渐地,我拍摄的照片获得了周围亲友的肯定,他人的鼓励也会转化为驱动自己学习和进步的动力。后来除了用负片胶卷拍摄,我还用对技术要求更高的反转片拍摄。

 也开始用来拍娃。

胶片在我整个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主要过程,就是用135胶片机完成的。

那段时间,因为有兴趣作为内驱力,用自律来不断逼迫自己,摄影技术提升非常快。

提升快——获得肯定——信心提升——动力更足——提升更快。这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简单来说,就是快则越快,慢则越慢。我想不光摄影,很多事都是如此。

除了自我驱动,坚持大量的拍摄也很重要。有的事,光有理论不行,得练。比如构图、用光这些,拍得越多,越知道怎么拍。

我并不是一个有摄影天赋的人,只是坚持喜欢做的事,我想这也许是另一种天赋。

05.终于拍出了自己和家人满意的照片

经过一年胶片机的磨炼,继续提升自我到了一个瓶颈期,我感觉是时候入手全幅数码机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拍摄的数量增大,继续使用胶片的话,负担不起了。

开始用数码机拍摄后,我的摄影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和以前相比有了三大改变。

1.拍摄照片可以立刻看到效果,简直是飞跃式体验。

2.后期空间有了巨大的提升,因为数码机可以用RAW格式拍摄。

3.可以大量拍摄,135胶卷一卷36张,一次拍摄三卷就已经肉痛了。数码机一次300张起,500不嫌多,最多一次拍摄有过1000多张。

刚开始用数码机,画风是这样。

量变带来质变,大力出奇迹。经过大量练习后,我的拍娃之路,不断上着台阶。

到后来,我对自己的拍娃作品已经比较满意了,家人亲友也是如此。

这个时候,我已经不满足于拍娃了。出于对于技术的追求,还有自信的提升,除了以前拍摄人文、风光外,我也逐渐去参加一些主题活动,拍摄人像照片。

人像,虽然是相对比较静态的拍摄,但对于构图、用光、色调搭配、后期这些很讲究,对于自己技术的练习和提升,帮助很大。

甚至在拍摄的时候,不满足于仅用135的机器拍摄,还尝试使用6X6的老式手动胶片相机拍摄。这种相机对于曝光、构图有一定要求,层次细节也比一般的135相机丰富。不加后期,也能有让人悦目的效果。

我们通常都有这样的体验,做自己由衷快乐的事,哪怕辛苦、繁琐,也不觉累乏。它让我们有自觉自愿投入“劳作”的源动力。既然已经上了摄影的“贼船”,也就只好一条路走下去了。

这不是说我认为自己拍得有多好,笛卡尔说过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发觉自己的无知。越是练习,越发现自己和“好”的差距有多大。另外……

学习不止,我又开始玩摄像了

记录娃的生活,仅仅只是照片怎么行?

现在的全幅数码相机,都有非常强大的摄像功能,甚至很多视频工作者甚至是电视工作者也使用这些全幅相机来拍摄。

随着网上Vlog兴起,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很多厉害的Vlog Up主。

对于我来说,摄像和摄影,完全不同。而学习路径,也完全不同。

摄像我是先学的后期,只能说剪辑这一块,看看入门。

至于拍摄、运镜,到现在我也不敢说自己入门了……

只能说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吧。

06.时光偷走的不仅是回忆,还有我最爱的你们

在老大幼儿园同学家长的眼里,我已经被他们认可,成为他们眼里“专业的摄影爸爸”。不光记录自己孩子成长,有时也记录幼儿园班上小朋友们的生活。

我很享受“摄影爸爸”的感觉,因为,能从孩子身上得到幸福的人才真正幸福。

而孩子们的成长,太快了,有点让人不知所措,只好望着那曾经觉得美好的发呆,努力回忆着以前的日子,但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再怎么回忆,也想不起一丝痕迹。

好在,我现在能用照片和影像来回忆。

愿多年以后的那两个青年,他们也会怀念,那些旧时光里,挂着彩虹的笑颜

相关文章

  • 职场爸爸的亲子时光,从学会给孩子拍好一张照片开始

    人生,有时候很奇妙。 6年前,我的家庭都盼望着上天能赐给我们一个宝宝。谁能想到6年之后,家里已经有了两个可爱的小天...

  • My 2016

    1月即将离开Career,近一年的职场生涯学到了很多,在这里的最后一张照片。 2月终于学会倒立 摆拍好久 累得气喘...

  • 如何拍好一张照片

    前提是有审美。 过程要厚脸皮,有耐心,注意留白,尽情享受。 结果嘛,看心情,嘻嘻嘻。

  • 我为什么让孩子去上美术课

    现下的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孩子报很多课,从刚开始学说话,就开始学英语,三岁开始学拼音,四岁开始学奥数,画画围棋...

  • 培养爱好

    今天中午去照了一张电子版的照片,是为了翻译证书报名用的。 给我拍完照,那位老爷爷就开始把拍好的照片通过与相机联网的...

  • 照片书

    方款照片书,孩子需要的是陪伴[爱心]孩子的每个成长时刻都需要记录,照片书,记录你们温馨的亲子时光。

  • 做一个好妈妈,你太全力以赴了

    不幸的孩子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孩子也各有各的幸福。 我今天想讲幸福的孩子和爸爸的事情。 我朋友圈曾经有一张照片,学...

  • 自拍照

    妈妈给我发来一张爸爸的照片 说她在整理房间时看到的 这是一张我从来没见过的 爸爸的照片 照片应该是爸爸的自拍 爸爸...

  • 老师难当(33)

    文/刷子爱洗澡 “开始了,准备,看镜头,一、二、三。”照相师傅按下按键,一张照片就拍好了。 这是我带的第一届初三,...

  • 摆脱游客照,先从简单的构图开始

    随着摄影的大众化,拍照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随手一拍,就是一张照片。而怎样摆脱游客照,如何拍好一张照片?可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职场爸爸的亲子时光,从学会给孩子拍好一张照片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xe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