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家里的主要矛盾就是我跟孩子抢电视的战争。
战争中多采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来争夺遥控器的霸权。起初孩子输了会去找妈妈告状,哭着说爸爸又抢她电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懂了什么叫做:愿赌服输。不再哭了,乖乖交出遥控器。猜拳的时候我从来没放过水,因为是孩子赢的多,我赢得少。时而我会搬出爸爸的威严来挑刺:三局两胜,五局三胜,十局九胜!孩子也学聪明了,每次开局之前都会先约定好,是一局决胜负还是几局。
孩子赢了自然是看动画片比较多,我也会跟着一起看,所以我认识小马宝莉里面每匹小马的名字和可爱标志的形状,也了解佩奇和乔治除了脸长的像吹风机之外有什么不同,更是知晓京剧猫里面十二宗都有何特点。
我赢的时候会看下搞笑的综艺节目和各类电影,孩子也会跟我看一会,自然,一些少儿不宜的节目不会让她看的。电影我俩会一起看超级英雄的电影,上周,我非拉着她跟我一起看李连杰版的黄飞鸿之壮志凌云。
电影序幕是黄飞鸿和刘永福感慨风云,悲怆时局的对话,之后,刘永福赠送给了黄飞鸿一把折扇,扇面所写的全是清廷与列强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并且交代了黄飞鸿是刘永福的黑旗军教头身份。

当提到黑旗军的时候,孩子在旁边跟我说:“我知道黑旗军,我在书里看过!”我很诧异,为了能和孩子有共同话题聊,她的书我几乎也都看过,完全没有印象在哪一本书里面有提到黑旗军的事情。
孩子起身从书架上拿出一本《广西寻宝记》,里面有关于黑旗军和中法战争的介绍,而且故事也是以一名黑旗军士兵留下来的物品作为寻宝主线的。我看书的时候,也是光看热闹了,跟孩子聊起来的时候,仅仅也是聊了广西的美食和书里面虚拟出来的各种神兽而已,完全没在意这个。
孩子得意洋洋的看了看我,转身拿着书去找妈妈献宝:“妈妈,爸爸看的电影里有黑旗军的事情,他不知道我知道,我是从这本书里看到的。”
母女二人聊了好一会儿,然后媳妇过来跟我说:“之前都以为孩子看书只是看看书里的热闹和搞笑的部分,刚才她跟我说,一本书她至少会看三遍:第一遍快速的翻一边,看看主要写了什么;第二遍会仔细看故事;第三遍会学习里面她不知道的知识。”
我大跌眼镜,完全没有想到。
孩子确实喜欢看书,或许跟我们有些关系,因为我跟媳妇都会时常买些感兴趣的书回来看,另外也算是刻意培养,和看电视对比起来,看书似乎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家里两个书架共有十层,现在孩子的书已经占了差不多将近六层。
最开始看的当然是绘本,整套买回来的第一套书是《不一样的卡梅拉》。还是在幼儿园的时候,孩子很喜欢,每天晚上都会听我们念一本后睡觉。接下来就是各类幼儿的读物了,记不清都有那些了,在孩子上小学之后几乎都送人了。上小学之后最开始看《幻想数学大战》、《冒险小虎队》、《查理九世》、《窗边的小豆豆》、蔡志忠的漫画丛书等等等等。
从上个学期开始,迷上了环球寻宝记和大中华寻宝记,上面提到黑旗军的,就是大中华寻宝记里面的一本。每次我们出差,她开始询问我们去哪里,然后告诉我们那里的特产是什么,要带回来给她吃,她也把最想去的地方都规划好了,就等着我们一起去了。
读书有坏处吗?
真的有。
首先如果不注意光线和姿势,容易近视。这条已经通过验证。
另外会费不少钱,买书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尤其是和让孩子看视频相比,开销很多。
最后就是如果孩子看的书多,懂得多,而家长忽略了学习,会被孩子鄙视。
读书有什么好处?
真的没什么直接好处。
从我目前的经验看,这么多书并不能让孩子成绩迅速提高很多,也不能因此变成神童,更不能让孩子懂得所有道理。
但至少,通过阅读,她能够独立思考一些书中的知识而不是任凭别人告诉她什么就是什么,可以建立起她对周围一切的感观,我觉得,足矣。
几年前,有个发展特别好的同学过来出差,我们二人在他住的酒店里喝红酒。酒酣之时,他跟我说:你看你上学时候那么喜欢看书,有啥用?我笑笑,没说什么。
其实很想跟他说,其实真的有用。至少有一点,当我想跟孩子说写什么但又不方便说的时候,或者孩子不喜欢听家长唠叨的时候,孩子叛逆的时候,孩子迷茫的时候,我可以送她一本书,或者写篇故事给她而不是滔滔不绝的讲些大道理。
看完黄飞鸿后的晚饭后和孩子下楼散步,孩子跟我说,爸爸,我开始相信了,读书真的有用。
网友评论
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