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连续好几天,紫熙的女儿月月都说在幼儿园里诺诺打她了,老师让诺诺给她道歉,诺诺不肯。
看着女儿撅着小嘴的样子,紫熙真是挺心疼的!看了几本心理书的紫熙可以对孩子做到共情,却不知道该怎么帮孩子。
让孩子找老师吧,很显然,老师解决不了。
让她狠狠反击一次,她说:“我打她一下,她还是要打我,我就害怕了。”
听女儿这么说,紫熙好像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2.
跟邻居小孩儿吵架,紫熙也是总吃亏,不敢动手,甚至动嘴也害怕。
同学笑话她不会骂人,只会说个“贱”。
妈妈笑话她,只敢站在自己家门口跟别人说:“我打你吧?我挖你吧”;
妈妈也曾恨铁不成钢地说:“你就不能跟她打吗?就知道哭……”
不管怎样,紫熙还是原来那个紫熙,不但没有改变,还更怕跟别人发生冲突了。
3.
也许因为妈妈的指责,也许是本性懦弱,总是自己埋怨自己:为什么总是这么胆小?为什么一跟别人发生冲突心里就先怵了?
现在想来,父母的相处模式深深地影响了她!
小时候,妈妈总是在唠叨。嫌爸爸懒,不干活;手笨,啥也不会干;嘴笨,啥好听话也不会说……
少说两句,爸爸不做理会;直到妈妈说得他烦了,那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场激烈的争吵,甚至动手。
亲眼目睹父母这样一次次的冲突,紫熙的心理留下了阴影:与别人冲突是很可怕的,会导致很严重的,她无法承受的后果。
所以一遇到和别人意见不同的事儿,她就会保持沉默,她不敢说出自己的看法。即使被别人欺负了,她也只会回避,因为她总是害怕!
由此可见,父母说什么是没有用的,关键看你们怎么做!如果父母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遇到问题可以沟通交流的氛围,孩子也肯定耳濡目染地学会了如何有效地与别人发生冲突。
4.
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原生家庭,只能努力给孩子一个及格的原生家庭。
所以面对闺女的委屈,我仅仅做到了共情,其他的没敢说。按我原有的思维模式教育孩子,很可能会出错。
只能背地里跟老师联系,友好沟通了一下这个事儿。
对于我自己来说,只能是继续学习如何跟孩子,跟她爸爸有效沟通,给孩子做个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