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之辈是一部让人矛盾的电影,它的确是算是不错的作品了,可惜还是差点感觉。
如果作为一件商品,它是成功的,能够让人留下来看完,看完之后有喜有悲,还有些反思,觉得有点意思,回味完了还有点苦涩,普罗大众,小人物就是有很多的悲哀和无奈,就像是电影里的人一样。
但是更多的就没了,因为这部电影评分高,所以让我有了期待,反而有了失落感。
这部电影之所以显得不足,是因为用的优秀的标准来衡量。
喜剧张力在劫匪和瘫痪病人那里用完了,其他地方就显得松弛而无力,过于模板化了。
比如主要人物之一的马先勇,有辆小破车,却为了当协警而有了一种几乎难以理解的魔障,于是女儿的学费凑不齐,还当众打女儿。
滑稽的是,这样的人物却很有群众基础。许多人的父亲,可能并没有尽到父亲的职责吧,就像电影里的马先勇一样。
而对于马先勇的嘲讽,更多的还是一种小人物的悲哀,所呈现的也是小人物那种讨人嫌的气质。
这也是电影的一种呈现吧,涉及小人物,很容易就触及一些敏感的地方。不去照见善良和勇敢,勤劳和拼搏,放大喜剧效果,最简单的方式也不过就是嘲弄小人物。
对于王明这个地产商,也是一种小人物的心酸,明明已经靠上房地产这艘大船,没想到自己却翻车了,弄得人人喊打。
可能观影的观众也没有想到吧,买不起房子也就算了,有一天还要在大屏幕上同情地产商。
这就是小人物啊,为了上位,就只能亲自下场,撕得大家都体无完肤。不像上流社会的人,多多少少还需要一块遮羞布,就好像他们真的高贵了许多一样。
然而电影都将这种真实,完好的呈现出来了。品味起来,多少会有点惆怅,好在反衬出来的喜剧又足够让人笑起来,哪怕有点心酸。
电影里让人惊喜的还是那种真实的感情流露,都在两个劫匪身上。一个一心想存点钱,回乡下,娶喜欢的人,哪怕那个人之前做的是小姐。
一个做着不切实际的梦想,要做帮会,要当帮会的头目,结果银行不敢碰,抢了一家手机店,还抢的是模型手机。
有点让人心疼的地方可能也在于,是什么会让一个看起来有点温柔,还有点软弱的人,铤而走险,挑上了抢劫这条路。
电影把这个故事讲清楚了,其中的荒诞有趣,喜剧悲剧,都像是人生。
缺憾就在于,这本就是一个有点苦的故事,放上几个算不上好人的小人物,炖出来的味道虽然不错,总觉得那个苦味不是个事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