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感悟
你是否也厌倦了媒体的话题性狂欢?

你是否也厌倦了媒体的话题性狂欢?

作者: 一只小卷卷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21:55 被阅读1次

我是一个特别不合格的新媒体人,我对同行“狂欢”的热点毫无兴趣,甚至因为极度的反感,而产生生理性厌恶。

不知什么时候,看到标题党式的热点推文,开始恶心难过。以前,我有着旺盛的表达欲,总有说不完的话,表达不完的想法:关于人性/关于读书,甚至是关于这个国家的一些。可不知何时起,我越发觉得自己无力表达,甚至是懒得去讲,总觉得那些随口而出的泛泛之谈算不得什么,也不愿加入到新媒体大海中,写出那些公式化的文章,这使我感到身心疲惫。当然,这其中也有种得过且过的意味。

10月初,韩国女星具荷拉爆出与男友互殴事件,最后事件持续发酵,直接引发到韩国女性发起“姐姐来了”游行,共同请愿青瓦台严惩像具荷拉男友这样“色情报复”的犯人。

当时看到这则新闻,有些羡慕,因为她们的行为在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说到此,我悲观的想换做具荷拉是我们国内的一位女艺人,她遭遇了此事,会不会又是新媒体的一次狂欢,身心俱伤的她再次成为媒体的“人血馒头”,成为情感号的10万+,出现在各种文章的标题中?

因为职业的关系,关注了几百个公众号。但真正文字有深度有温度的,不足十个。

有次看某大号招聘,要求是“博览群书”,我笑:写他们这个号,不至于博览群书吧,博览大部分对标公众号就OK啦。不是小看,只是文章内容肤浅的像是欺负人没读过什么书。

文字有深有浅,简单几段足以见其功底,它就像个照妖镜,把几十年的学问一照见底。

新媒体入行门槛极低,以至于写作方式大同小异,编排的故事集加金句,拼拼凑凑出一篇。更有甚者,累积30篇左右装订成书,快餐文学由此诞生。

而恰恰是这些拼拼凑凑浅薄易见的热门文章,却洗脑了多数人的三观,那些被认为正确的道理,被他们用在与人的交流中,以背诵的方式表达出来,且贯彻在生活里。

 互联网的发达,让这个年代每个人都自成媒体,但也因此让这个行业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

我家主编有次跟我说:她前公司每个小编辑每天运营十几个公号,还要写几篇原创,这还不算做的开白排版等碎活。我惊呆了,问原创还有质量吗?她说没有,就是洗稿,洗到原创识别不出来。

我:.........

主编:他们就像是流水线上的工人,不需要很高的学历和文化底蕴。

……

我摇摇头直呼这样有什么意义呢?同时,也觉得悲哀。

因为众多十万加的爆红,让很多普通人成为网红KOL,养活自己。这让很多人产生了幻觉,认为自己也可以走捷径,只要生产出一篇十万➕,即可衣食无忧。十万➕成为了一种魔咒。

 于是就产生了模式化的写作方式,洗稿成为普遍现象,那个在传统媒体被视为丑闻的事情,在新媒体时代成为了见怪不怪的事情。

这是个灵感消逝的年代,是文学与新闻的悲哀。

我总是告诫自己,不管什么新闻,都不要随意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不知何时就会有反转。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人云亦云的观点传播太多,造谣张张嘴即可,所谓的实锤可能需要受害者跑断腿才可以,结局也不一定是好的。 

所谓的第三方爆料,让我对对二手信息产生强烈的质疑,时刻保持自己冷静客观的态度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我开始越来越想沉默,也不是刻意冷漠,只是不想被这些无聊的观点掏空疲乏。

如单向沟通造成的疲乏,什么是单向沟通呢?就是我说每晚睡觉必须抱娃娃才能睡觉,只是想表达自己的个人习惯而已,但有人就会表示“单身狗好可怜”的立场,并对自己的恶意猜测笃定不移。

观念的不对等以及无趣的人太多,越来越让人丧失表达欲。

 最近,我的一些想法也在发生着变化,让我明白:

所谓的同理心之所以珍贵,正是因为人类的悲欢从不相通。

我现在在做情感咨询类工作,每天面对失恋失婚女人。起初我接触她们,从心底里鄙夷,太爱标榜自己的“爱”和“苦”的女人,总是令人感到厌倦。

在她们无助的问:“老公赌博败光家产,该如何是好?”我总能把白眼翻上天,心里咒骂:“为什么不离婚,离婚就好了啊。”

她们在社群和其他人诉苦时,我总是用看热闹的心态冷眼旁观。偶尔表达出自己的不屑和想法,结果当然是被“群殴”。

直到一次,一个女人在群里问:老公不给她钱,她想出去打工可又舍不得孩子,问怎么办时,

我大言不惭的说:你的孩子都到了上学的年龄,你送他们上学后自己在家附近打工就好了啊,不是赚钱就必须远离家乡,抛弃孩子。

她回答:我家在农村,没有可以打工的地方。那时,我才彻底明白造成她们能有现在这样情形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

留守农村的妇女,最根本的匮乏是在于:人生选项的稀缺。农村的生活空间是静止凝固的。造成这些的更多的是环境的偏僻,是教育的落后,思想的愚昧,一系列客观原因的因果循环造成就了现在的她们。有时,她们别无选择。

后来,我组建了一个打卡群,让她们少些抱怨,去发现生活中美的一面。她们也努力的去发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照片,尽管那些照片没有精修,甚至连滤镜都没有。我渐渐被感动,她们也在努力的想要变好,热爱生活,正如我热爱生活一样。

我终于明白并不是所有人都含着金汤勺出生,也不是所有人都有主动选择的权利,在这个社会上,并不是所有人如鸡汤文里写的那样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只要肯吃苦能动脑就衣食无忧。更多的是没有扭转命运的故事。

 最近我总是问自己:

你喜欢现在的工作吗?

你的工作在创造价值吗?

你真的在工作中感到快乐吗?

答案是:

我喜欢现在的工作

或许吧,我不确定

是的,工作时我很快乐

鹿晗说:我没有想过要留下什么,因为太难了。

那么,有哪位新媒体工作者,有思考过现在你是真想记录时代还是更关注自己的内心成长?

你真的甘愿做时代洪流中的一个小泡沫吗?还是真的看到了自己的平庸,选择活过,以不枉托生过这一回?

王朔曾在书里表达:“有意义有意思的事很多,你不可能都做了,你必须取舍,望着好东西唾手可得而不去动。

你要明白你不是文曲星下凡,你的能力极其有限,既不足度他人也不足度自己,至多给自己能有个小小的交代,这是你的局限,因为是你的宿命。“

好吧,这是我的局限,也是我的宿命。

我能做的只是让自己在这场互联网流量闹剧中保持清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是否也厌倦了媒体的话题性狂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oh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