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珍味——炒面飘香

作者: 璃龙学长 | 来源:发表于2022-09-22 15:02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作品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璃龙学长原创

乡村是纯朴无暇的,那里有太多太多美丽美好的事物,美食亦是数不胜数。食客们热衷于追求口腹之欲的同时,也是为寻回那曾经美好的记忆。

  南庄村——一个典型的北方村落,这里安静祥和,村民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最近几年有不少年轻人为了挣更多的钱而外出打工,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则会秉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在自家田里耕种劳作。一到春季,你会看到田里长满了绿油油的菜叶子,散发出蓬勃的生机,村民见到这幅画面脸上总会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此时的南庄村正值夏天,艳阳高照,热得狗都直伸舌头,着急忙慌地跑到树荫底下凉快。孩童们趁着小河沟水被太阳晒得热乎,纷纷脱光了身子露着小屁股欢欢喜喜地下水玩闹,微凉的河水冲刷掉身上的暑气,他们的心也不会那么浮躁。

闲暇时,村里的老汉们也会在阴凉地里凑在一起下着象棋,他们的身躯虽然衰老,可他们的精神以及灵魂依旧不输给年轻人。

  他们都是村里的人,相互认识了几十年,到如今仍旧还叫着对方的小名。

其中有些老人的眉毛很长,有的肚子鼓鼓囊囊的,有的手拿蒲扇,噗嗤噗嗤扇着风,引得衣角一阵摆动。有的端着个茶碗,咕咚咕咚喝着茶水……

“我吃你的炮。”一个老人嘿嘿一笑,话音未落只听“啪”的一声,棋子落在炮上,红方损失一名大将。

“狗蛋,你这老东西,还以为你是小伙子呦,还这么冲昂?。”对面的老头也是呵呵一笑,“那我吃你的车。”

  围坐的老人们都笑眯眯地看着这对冤家杀这盘棋,此时的两位老人是御统疆场的将帅,指挥着士兵厮杀。

  这第一个说话的老汉姓贾,他对面的老汉姓薛。两个人从小斗到老,是一对十足的冤家。

就在两位杀得兴起时,从远处有一个声音传来:“爷爷你在哪啊,我们放学了!我们饿啦”声音很是稚嫩可爱。

老汉们都回头张望,瞧瞧是哪家的娃娃,等仔细一看才知道,原来是薛老汉的那俩孙子。一个叫大龙,一个叫小龙。他们今年上小学五年级,刚放学回家。

薛老汉听罢孙子们的呼唤,登时就向贾老汉认输了,“得得得,今天算俺输了,几位老哥哥们你们接着玩哈,俺去给孙子做饭了。”说罢,收起屁股下的马扎子,屁颠屁颠乐呵呵地跑向了孙子。

薛老汉一手拉一个,带着孙子们慢慢悠悠地走到了家里的大门口,一边问他们在学校学习的咋样,一边进了家门。

到了吃晚饭时,饭桌上总少不了的就是一碗炒面子,这是薛老汉得意之作,也是自己孙子们最爱吃的东西。

第二天五点多,一声鸡叫打破了村庄的美梦,天色渐明,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薛老汉已是早早起床了,他打开罐子,发现炒面已不多了,便决定再炒一些,谁让孙子们爱吃呢。

他来到了厨房,厨房有些昏暗,点点阳光从窗口爬进屋中。角落里堆放着一堆玉米秸秆,这东西当柴火烧最好不过,被太阳晒了许多时日,又干又燥还不潮。

薛老汉掏出一盒火柴,“嚓”的一下,一股小火苗出现在手上,他小心翼翼地点燃一张纸条。纸条沾火就着,老汉见状连忙将其塞进灶膛里的干草中,干草里渐渐有一股白烟冒出呛得他咳嗽起来,一会功夫灶膛里开始着起火来,火苗如刚出生的婴儿一般,吞食着柴火愈长愈大。薛老汉随即折了几把玉米秸秆塞进灶膛里,火苗一动一动,看着开心极了,映红了薛老汉那张沧桑的脸。

“爷爷 。”小龙不知怎么竟然醒了,睡眼朦胧地走到厨房,他看到薛老汉正在忙活着,眼光瞥在风箱上,一下子困意皆无,缠着薛老汉让自己推风箱试试,薛老汉无可奈何同意了。

这是小龙第一次看见风箱,一个木头制的长箱子,他摸摸这摸摸那,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薛老汉告诉他:“你拉着杆子一下一下推拉,一定要慢慢推拉风箱,否则呐,这小火苗有可能会被风吹灭的。”

小龙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薛老汉已经烧起火了,红里透黄的烈火不仅将锅台烧的燥热,小龙的脸蛋也被熏烤的红扑扑的,他有些费力地拉起风箱,传来嘎啦嘎啦的声响,呼呼风气被送至灶膛,火苗腾腾地上涌。

薛老汉见状嘿嘿一笑,摆了摆手,“好了好了,好孙子。剩下的交给我吧。”他舍不得自己可爱的孙子被火熏热,大龙听到响动也起来了,他从里屋端来一碗水,笑眯眯地递给薛老汉:“爷爷,喝水。”

“好,爷爷的好孙子。”薛老汉连忙接过来,疼爱地捏了捏大龙肉乎乎的脸蛋,随即喝了几口水润了润嗓子,起初借着旺火炒了几道家常菜,等菜出了锅,灶头的火已近燃尽,火堆奄奄一息,时不时露出几点火星。

灶台薛老汉摊手在上,试了试锅温,随后点了点头。

他要开始炒面,孙子们早已搬过一个小板凳,乖巧地坐在上面,在一边准备观看薛老汉的表演。

如雪一般洁白的面粉从盆中倾斜而下,落入锅中,薛老汉拿起锅铲轻轻翻炒着,他要尽可能保证面粉没有成块,手法保持不变,保证面粉受热均匀,随着时间流逝,薛老汉的手腕有些发酸,可仍不敢松懈,因为面粉若是受热过度就会糊影响口感,直至锅中面粉的颜色渐渐全变成焦黄色,空气中弥漫出一股别样的香味,这就说明第一道工序即将完成了。

火候是国人做菜最常见的字眼,火候的掌握能决定一道菜品好吃与否的关键,不仅仅是厨师而寻常百姓更是知道此理。

薛老汉慢悠悠地将先前炒熟的面粉盛至盆里,随后拿出一罐子东西,从中挖了一小勺白色固体仍向锅里,当那一勺子跟果冻似的东西掉落锅中时,它如长了腿一般,颇为顽皮地在锅中游走,在高温的作用下,慢慢融化滋啦滋啦冒着烟气。

小龙见状凑到锅边嗅了嗅,一股别样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哇,好香啊,爷爷。”他看到刚才薛老汉挖出的东西,“这是果冻吗?”

薛老汉看着锅中已是出现一摊油,说道:“这是猪油,孩子,搁在我小时候可是好东西嘞。”

  薛老汉永远也忘不了儿时第一次吃到猪油的那一刻,用猪油炒出的饭菜色泽透亮,入嘴的一刹那,油香味登时充斥在鼻腔之中,嘴舌顺滑,立马忘却了身体的疲惫感,以至于食欲大开,吃了好几碗饭,为此爹没少嫌弃他。

  回想往事的功夫锅中的猪油已是烧热,他将先前炒面粉倒入锅中再一次翻炒,只不过这次是为了油与面粉在翻动中充分融合,锅底的温度已经降低,猪油的香气与面香气紧密融合,再抓上一把白糖撒进去,给予其甘甜的口味。

薛老汉一铲一铲地将炒面铲出,放入碗中,取开水倒入,用筷子轻搅片刻,一碗热气腾腾浓香四溢的炒面华丽登场!

抿一口香甜可口,喝进去绵稠顺滑,这便是炒面独有的滋味,在物质匮乏时期无数儿童心心念的美食,尤其里面的甜味陪他们度过了无数艰苦岁月。有时候生活需要点甜味来点缀,遇到什么困难忍一忍就战胜了。

美味的食物封存在心中,这将成为终生难忘的记忆

相关文章

  • 儿时珍味——炒面飘香

    郑重声明:本作品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璃龙学长原创 乡村是纯朴无暇的,那里有太多太多美丽美好的事物,美食亦是数不...

  • 别样的炒面

    图文 | 㰒燚 此炒面非彼炒面,见过的人估计不多,更别谈品尝。这是用原汁原味的面来炒,更是岁月无尽的飘香。 归乡时...

  • 想念那儿时的炒面

    近来心心念念的惦记那小时侯的“美食”一炒面。几次想做做吃以赶赶馋虫。但是只听老妈简单的有一搭无一搭的说过做法...

  • 《如梦令.卤水肥牛》

    挑选肥牛精髓, 荤素用心调配。 卤料出浓汤。 满院诱人香气。 珍味。 珍味。 值得举杯同醉。

  • 即兴诗

    炒面炒面 不吃炒面 吃了炒面 不拉大便 此诗纯属开玩笑

  • 儿时记忆|情浓粽飘香

    又到了农历初五,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各地不一,但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吃粽子,赛龙舟。 活蹦...

  • 忆儿时 端午粽飘香

    快到端午了,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卖粽子的,面前放着一只桶或一个大盆,里面冒着热气,旁边竖着木牌,上书:豆沙粽、蜜枣粽...

  • 儿时味道(二)红薯飘香

    在菜市场转了半天,仍不知道买点啥菜好。摊贩上摆着各种时令菜种都是那么的熟悉,这年头买菜已成了生活中一个不小的...

  • 犹记儿时,荠菜飘香

    01 一直喜欢荠菜。 在外面吃饺子,如果店家饺子口味齐全,一定会选荠菜馅儿的。 荠菜有着绿绿的锯齿状的叶子,白白的...

  • 《忆秦娥•端阳翌日》

    《忆秦娥•端阳翌日》 举家齐,宜南生态旅游季, 旅游季,青筠故里,洞天福地。 村落集,金悦山庄珍味觅, 珍味觅,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珍味——炒面飘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pv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