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医院过年!
L(娃爸)觉得年前心脏一直不太舒服,初三去医院看了急诊,挂个30元的专家号,医生心不在焉地问两句,做了心电图说没大碍,开点药回家吃。初六晚,又觉心闷,气紧,全身没半分力气,脸色苍白,见这情况,连夜送去人民医院看急诊。医生建议住院(心血管科),次日做相关检查,于是当晚留院。
病房人满为患,只能住加床(非正规病房,是示教室改造的,没有叫护士的电子铃,不含卫生间),这个时候也只能将就了,本来还说要住走廊的,现在有个房间比走廊强。我租了个折叠床,留在医院陪护,怕半夜有问题,好有个照应。关了房间灯,走廊的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因为临时病房没有拉帘,太亮了难以入睡,折腾到后半夜才迷迷糊糊地睡了。
初七正好是周一,赶上做心脏造影,不然又要多住两天等周四才能做了。晚上我和L都没睡得好,早上父亲(娃外公)来换班,我就先回家休息一下,还得处理一下请假的事情。
初八,心脏造影的结果出来,没什么问题。接着又做各种心脏B超、CT等检查。护工送来住院账单,检查费、护工费、药水费等等的,已经达到2500多,还没包括心脏造影的4000多。
心脏B超、CT等的结果出来,还是啥问题没有。医生来解释了一下心肌桥的概念,正常情况下,血管是处于肌肉表层的,现在通过心脏造影,看到部分血管呢,是穿过肌肉的,这样在一些情况下,这种穿过肌肉的血管会被压迫到,所以就会产生心闷、气紧、头晕、无力等等的症状。但是也不用担心,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情况的,目前也不能对这种情况动手术(就是把血管从肌肉里层拿到表层)。查大便的指标3个+,素食1天再查一下看看。另外可能胃也有些问题,但没做胃镜。所以,现在就是输液(营养心脏的药水),吃些胃药,观察观察。听医生的解释也颇为合理,但是L就是感觉全身没力气。输液后好一点,但是心里还是觉得没点谱。
去检查的路上,和一个病友聊天。这个病友是二进宫了,去年来做过心脏支架,好了,今年又不舒服,还得再做支架。仅仅是支架费用1个就要3万元,还要算各种检查费、手术费等,去年病友总共花了9万多,自己支出3万多(6万多医保报销),听得瞠目结舌,真是惊人啊!L开玩笑地说:我们光检查还没开始治疗呢,已经花了差不多6、7千了~ 下午临时病房又进来一个新病人,大家聊天,感叹医院生意真是好到爆棚!
初九,医生说大便的指标复查已正常,没什么问题可以出院了。想了一下,心血管科该做的检查已查得七七八八,再住也是花无用钱,不如就先出院再做考虑。办完手续,到楼下准备叫车的时候,L突然说心紧,没有力气走得到医院大门口。心里有点惊,又有些焦虑,只好陪着L坐在台阶上缓一阵先。
回到家,L的状况并不好,还是说症状和住院前差不多。天啊,这花了9000多住院3天,还是回到了原点啊!赶紧又联系一个熟人老中医,晚上去诊脉。老中医说是一个是血气虚,心脏供血不足(心率有些低、心脏泵输血动力稍弱大概是这意思),开了3单调理的中药,吃完再复查。
这几天,除了吃调理的中药,吃胃药,那个降低心率的药停吃了(当时忘记了医生怎么说的,为了某个指标开的,回到家细细反思才觉得是吃这个不对),还做理疗(疏通经络),拍打穴位,食疗(煮养心茶、养心粥)等等,各种能用的法宝都使出来了。虽然不是恢复得很快,但是也慢慢感觉舒缓了一些,向好的方向转变了。
今年过年有点闹腾,初四家里来贵客,母亲从早上开始准备菜肴,捣鼓了一天,客人满意而归,第二天母亲病了!躺了一天才缓过气来;初六晚,娃爸说身体不舒服,当晚急诊住院,住了3天出院;初九,娃半夜呕吐2次,次日还呕4次,肠胃出了问题……照顾完大的照顾小的,整个家里鸡飞狗跳、人仰马翻……
到今天(初十二),总算情况好转些了,小孩痊愈了,大人的情况也稳定了些。今年过年,虽然不太平,但是也不全是坏事,这也许是生活,给我们敲响的警钟吧!平日里,晚睡熬夜,饮食不正常,运动过量,疲劳过度休息不足……等等各种因素,看似小事,岂不知小隐患积累起来也许会大爆发,到时花冤枉钱不算,还找不到原因,治不好病!要警醒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