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

作者: 启聪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5-10 16:27 被阅读99次

       用“见识”作为标题,是因为特别认同《见识》这本书中的一句话,作者说之所以给这本书起这个名字,是因为他觉得人一生的命运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人的见识,而命运的改变首先需要见识的提高。见识如何提高,阅读应该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吴军的《见识》这本书,是我五月份计划阅读的书目之一,虽然最近两周的状态不是那么好,每天都被琐碎的事情缠绕着,每天上班时间几乎都不能保证1个小时的黄金学习时间,但是晚上在家里还是坚持看完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

        一、牛人的身边都是牛人。作者吴军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后又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博士,致力于语音识别的研究,曾任职于Google公司和腾讯公司,身边的朋友、接触的人个个都很厉害,跟我们这些普通人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那些完全是我们偶像的人都是在一个圈里的。

        二、太多选择不是什么好事。人的天性是喜欢增加而不是喜欢减少,喜欢获得而不是舍弃,但是,很多时候减少和舍弃会让我们过的更好。在这里。并不是人的选择越多就会越幸福,工作、生活就会更好。其实,关于选择,我们也有同感,现在很多人存在选择困难症,诱惑太多,我们往往在选择上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选择后的事情往往也不能更加专注。通常我们认为,当有更多选择的时候,我们会过的更加幸福,其实并非如此。印度人对婚姻没有选择,只好更仔细地经营他们的婚姻和家庭了,反而比那些只注重选择、不注重经营的美国人要幸福很多。对于我们父母辈的婚姻,应该也没有我们现在选择的空间大,但是他们的婚姻更稳定,幸福感也更强一些。对于工作,也是如此,选择太多,导致人太浮躁,不愿意长期在一个地方、一个领域努力经营,而做到顶级是需要时间的。很多时候,我们把太多的精力花在选择上,而不是经营上,导致难以精进。或许少些选择,会更加聚焦,也会让我们更幸福、更成功。

        三、阅读阅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不仅仅表示通过文字获得信息,而是一种生活的行为。今天我们的阅读,很重要的是为了改变当下的生活方式。每天我们花大把时间刷屏,总是担心自己错过什么重要信息,错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其实看到了什么信息又学到了什么呢?之前每天我都把很多时间浪费在了看朋友圈、看聊天记录上,这个学期开始,上班时间,我的手机是静音状态,只是在固定时间翻开看看有什么重要通知,朋友圈这个学期也几乎没怎么看过,感觉这样能把时间整块化一点,不再被“滴滴”的信息声干扰。而在坚持阅读上,虽然之前也知道每天至少看10页书,可是很难坚持,总是忍不住去追电视剧,可是现在真的能静下心来去读书,每天尽量保持一个小时的看书时间,对自己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Study as if you were to live forever, live as if you were to die tomorrow.(终身学习,向死而生)

        四、拒绝成为“伪工作者”   作者在书中谈到,在Google等美国公司里,每天应付事务性工作的人被成为pseudo worker ,直译出来就是“伪工作者”。这些人每天把自己搞的很忙,他们所做的工作可能也是公司里面存在的一些工作,但这些工作不产生什么效果,所以这些工作被成为“伪工作”。如何克服“伪工作”,作者建议:1、管理者让员工站在“做什么事情能让公司最大获益”的高度去工作;2、管理者要让员工明白,他们积极工作,最大的受益方是自己。所以,我们总是因为总也干不完工作而焦虑的时候,不妨试试先停下来,重新梳理一遍手边的工作;主动地站在对公司业务帮助最大的角度,站在提升自己能力的角度,把哪些最重要的事情找出来并完成它们。

也许我们这些事业单位,我们对效率、效益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可是如何让自己的工作更高效、有用,拒绝成为“伪工作者”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也许我们让自己站在整个学校的高度,站在提升自我的角度去思考工作,实效性应该会更大。

对于年轻人,作者也给了忠告:年轻人的第一份工作不要太在乎工资,在乎什么呢?年轻人更应该关注的是第一份工作能带给自己怎样的成长。

4月份——5月份还参加了Angie的提升自我技能的课程,有关“写作力”Angie给出了非常实用的方法,把写作力的练习分为不同的时期,我现在所处的阶段还在摘抄、做读书笔记的阶段,而关于读书心得,自己都觉得写不好,也许只有大量的输入才能有输出,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但是还是要多写,多练笔才有机会写的更好。

                                                                                                                                                              ---芦松敏

相关文章

  • 《见识》:谈谈见识

    我们和天才相差多远? 本章节告诉我们,智力和成就没有完全正相关的关系。天才和平常人之间的差距,并不只是存在于我们所...

  • 《见识》-谈谈见识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就有个疑问,现在的信息如此丰富,获取信息的渠道如此便捷,那么多读几条新闻,多看几篇文章就是有...

  • 《见识》——谈谈见识

    导语: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今天由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增加见识要比过去...

  • 《见识》谈谈见识

    很多时候,成功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今天,由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增加见识要比过去容易...

  • 《见识》之见识

    这章放在最后写,因为这一章说的就是见识,也打算把它做为这本书的总结笔记。 大纲: 我们和天才相差有多远?起跑线和玻...

  • 《见识》3 谈谈见识

    《见识》3 谈谈见识 我有两个朋友都在广州,她们都是离开家乡跑到大城市寻找新生活的人。其中一位每天除了上班之外,几...

  • 读《见识》,长见识

  • 读《见识》,长“见识”

    1.信命也要认命 命,是一个人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因此,认命并不意味着妥协,而是清楚自己的边界,懂得不属于自己的...

  • 《读见识,长见识》

    文/海风 阅读本书收获十天清单,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有一点点启发! 1.【幸福终点】 幸福是目的,成功只是手段,不...

  • 吴军《见识》-谈谈见识

    我们和天才相差有多远? --比如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是公认的天才,不过在他那个时代,人们都说约翰·冯·诺依曼更聪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见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ft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