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有枇杷树
文∕一笑东方
眼下正是枇杷上市的时节,我寄居南方一十八载,居于杭城一十三载,而居于余杭十一载。塘栖枇杷,我是岁岁啖之。
幼时的记忆中,以为画上的枇杷应该和橘子的味道仿佛,然而终是未吃过,所以不知何味。
南昌读书四载,却没有食用过枇杷。说来可怜,因为吃饭的钱尚且困难,水果更是吃不起。闻闻味道,就已经很开心了。学校边上,倒有几户人家养着枇杷树,但是固守君子之道的我,美美看上一眼,就觉得美好了。
庭有枇杷树。
这句话来自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那篇文字平静而深情,是经历人间悲欢获得的一颗平常心。这类文字还有沈复的《浮生六记》淡淡的略带忧伤的调子,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波澜不惊。这人间最平常的生活,记实一样的笔法却最能打动人心。所说皆为家常事,文字平常却动人。这是最难得了,没有矫情,没有叫苦,只有甘之如饴的美好。
这是中国文人的典型特征,独善其身,隐忍苟活,不屈从,不阿谀。于是穷酸文人就这般被诟病了,然而小时候我也曾嘲笑过这些书呆子们,真正等自己年长了,才发现这就是一种坚守的君子之道,不因外在的改变而轻易改变自己。正是孔夫子所说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屈原的《橘颂》,我是喜欢的,那是屈原的风骨。似乎每一个文人都有自己的寄托之物,那一刻,你的心中所念,与眼前之物相遇,于是移情于物,物我两忘,物我合一。
庭有枇杷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