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和李煜的秋词

作者: 王慧丽whI | 来源:发表于2017-09-17 21:36 被阅读87次

                                                                  黛玉和李煜的秋词

《红楼梦》中,最不忍读又最想读的便是黛玉的《代别离·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几雨助凄凉……”,闭了眼睛,仿佛,我就立在黛玉的窗下,在看一出无声的皮影戏一般,扎心地为她疼,为她痛。

在秋花(菊花)凋敝,秋草枯黄的季节,屋内烛光摇曳,愈来愈冷的夜晚,显得更加漫长。或许,偏偏又有风和雨,偶尔还有几声蟋蟀的叫声和蝉鸣,寒蝉凄切,秋风秋雨秋煞人,雨儿敲着窗子,也滴滴达达地淋在那几杆竹子上,发出“沙沙沙”的响声,中间,或许还夹杂着她几声或缓慢或急促的咳嗽,此情此景,教她一个弱女子如何忍受这苦寒风雨带来的凄凉感?幸好,有紫鹃秉烛而立,在那寂寥的夜晚,释放出心灵的温暖,增添一丝温暖的色调。

跃过时空向前,南唐的最后一位皇帝李煜在秋月当空的时刻正向后人描绘着他的无奈和痛楚,你听,这一辛酸的感情整整跨越千年。《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这样写道: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作为一位皇帝,应该有君临天下、九五之尊的威严;或者作为一个男人,应该有冲天的魄力和担当。但是,他,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却在一个寂静的秋夜,写着这样的千古绝唱,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清冷的楼上,抬头望去,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上弦月或下弦月已不再重要)相伴。再低头,院中的梧桐树寂寞地孤立着,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残缺的月牙儿,独立的梧桐树,深深的院落,冷冷的清秋——多么凄凉的境界,他的内心该多么的孤寂。“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仰望着残月如钩,应该是什么滋味呢?无限哀愁、悲伤、痛苦乃至悔恨,罢了,罢了,将这一切强压在心底吧,将这感情诉诸笔端吧!

看,他正在伏案写着这另一首“绝命词”,那就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身份的巨大落差,心里的压力,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切吧!

我感觉,好像在看着同一本书。这一页,弱不禁风的林妹妹正在用她的纤纤玉手写着“秋秋花惨淡秋草黄……”的句子,行书,还是楷书?翻页过去,我们失意的皇帝正强忍心头的悲伤,伏案而作着,在问着自己“能有几多愁”?

我感觉,也好像在看着两出不同的无声的戏。这边,是娇弱的林妹妹正在落笔“那堪风雨助凄凉”的最后一点儿;那边,是李煜在“无言独上西楼”孤独的背影。

这一切,都不需要语言;这一切,都发生的冷冷的秋天。

相关文章

  • 黛玉和李煜的秋词

    黛玉和李煜的秋词 《红楼梦》中,最不忍读又最想读...

  • 《李煜词》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夜锁清秋。”这是李煜词中广为流传的一句,每次读来,那种别样的清冷寂寥总会在心头浮...

  • 李煜 词

    李煜,原名李从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 《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 李煜词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

  • 李煜的词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姥姥练字

    李煜 词

  • 姥姥练字

    李煜 词

  • 姥姥练字

    李煜 词

  • 兀那尘缘容易绝__纳兰词鉴赏

    想到纳兰性德这个人,又想起李煜。纳兰词和李煜词风格类似,但据说纳兰只学到李煜的万分之一。纳兰与朱彞尊,陈维崧并称清...

  • 李煜(四)

    李煜在艺术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最有名的词是《虞美人》和《浪淘沙令》。李煜的词风格可以从975年被俘分为两个时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黛玉和李煜的秋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im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