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比较勤快,每天早早的爬起来溜达,甚至一段时间内勤勉的走着上班下班。从家到单位慢悠悠的走和甩开胳膊走用时差距不过10分钟,但可以体会不一样的风景。早晨起得早了,大可放慢步子,悠闲的去上班:路上会碰到包裹的严严实实的送孩子去上学的家长,会闻到空气中弥漫的各色早点的味道,看到一簇簇人忙乱却坚定的奔向各自的目的地,顿感活着的真切和踏实感。若哪天晚了,但未晚到需借助其他交通工具,就要紧张的大步流星的向前奔跑,那时虽无暇顾及周围的风景,却能清晰的感受到自己,还未完全清醒的身体随着奔跑,每个细胞都渐渐被唤醒,步伐也越来越轻松。所以有时候走走也挺好。

我们单位为提倡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了金盾徒步俱乐部,我也跟着去走了几次。每次去都很开心,虽然要起的很早,虽然活动地点离我略远,但参与和单位同事一起做工作之外的事情,总觉意义非凡,亲近感、归属感倍增,虽然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坚持下去,但想起来总能忆起路两畔的依依垂柳、湖水中的娇艳荷花、阳光下漂亮的汗珠和那些最可爱的人。

第一次明确感受到走的快乐,是今年5月份去执行单位特殊任务,来来回回就在几平方的空间里转动,一天24小时像是从一个牢笼转向另一个牢笼,生物钟紊乱、时间感错乱、社会感缺失,像《肖生克的救赎》中一样打破你观念中原有的世界,重塑一个新的规则,不知是在任务的第几天,我在床上休息,翻来覆去总觉得气闷,心情沉重又说不出具体原因。干脆不睡了,下楼到楼下一圈圈的走路,开始只是觉得在发泄情绪,走的比较机械,脑子像没带在身上,就是不停的走啊走,但是走着走着负面情绪竟完全没了,到后来还莫名有点高兴。封在身上的、心上的枷锁消融的全无踪影,那天也是我执行任务21天来最高兴的一天。当然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运动本身可以促进人体的内分泌变化,运动后会产生一种名为内啡肽的物质,它能让人感到欢愉和满足。惟有亲身体会才可感受到那种酣畅淋漓。

这几天一直有雾霾,清晨的济宁沦为雾都,这种天气是不建议徒步或者晨跑的。今早醒来觉得浑身发硬,每个骨头都像生锈般的吱吱呀呀,所以戴上口罩,穿上巨土的运动套装,走着去上班。路上依旧有川流不息的人群,依旧有讨价还价的商贩,依旧有精神矍铄的老人,我的步子也是越迈越大,频率也是越来越快,边气喘吁吁边想走走确实挺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