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张明敏演唱版)

在这静静的黑夜里,故乡,故乡,我想起她。
在这悠悠的小河畔,故乡,故乡,我想起她。
故乡,我亲爱的故乡。高山青,绿水长;长相忆,永难忘。
在这温暖的朝阳下,故乡,故乡,我想起她。
在那绿油油的草原上,故乡,故乡,我想起她。
故乡,我亲爱的故乡。物产丰,人丁旺;长相忆,永难忘。
入选辞以及赏析:

歌词创作似易实难,且不说她那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文体要求,单是想着如何从为数众多的同类题材作品中独具一格,以至于脱颖而出,就足够让创作者大费踌躇与思量的了。在这个意义上,张明敏演唱的这一曲《故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与借鉴的经典范本。
自古以来,以“故乡”为主题的歌曲,真可谓灿若繁星了。那么,如何才能够成为其中一个有着自己独特光芒且不乏亮丽风景的一颗呢?这一曲《故乡》,做出了一些积极而有意义的尝试。为什么这样说呢?受思维定式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确定了“故乡”这一标题之后,歌词文本的创作者,多半习惯于从正面做一番浓墨重彩的描绘,如“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之类的。这种写法也不是不可以,问题在于,歌词文本一般以“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为基本要求,过于铺陈华丽的辞彩,不见得就适合于演唱。而另一方面,一旦形成文本定式,也就容易落入俗套,难有出类拔萃的机会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一曲《故乡》另辟蹊径,亮出了自己的独门招式,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纵观整首歌,全文共分为两个大的段落,实际上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时空切换、虚实相生的写法,使得整首歌自有一种动人的艺术魅力:
在这静静的黑夜里,
故乡,故乡,我想起她......
类似的句子,两部分共有四句,构成了一个大的排比句,布局严整。如果从文意上看,“黑夜里”“小河畔”“朝阳下”“草原上”:均侧重于时空的转换,均以歌者的“想起”而引发,深得电影艺术中蒙太奇表现手法的神韵。如果从内容角度考察,作者(歌者)只是在这样的时间与空间(地点)“想起”自己的故乡,并不是对故乡风貌的直接咏唱,因而属于侧面描写。而纵观整首歌,正面描写故乡风情的,只有“高山青,绿水长”“物产丰,人丁旺”两组短句,一共仅仅12个字!

那么,这侧面描写与正面歌咏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那排比中的四句,虽不明言故乡,却勾起了歌者的思乡之情,显然,那不过是歌者心中故乡的投影。换句话说,那还不曾登场的故乡,只会更为动人和美丽!这,可谓以虚驭实,以虚胜实。而一旦将这排比句与那12个字的正面描写联系在一起,我们就会由衷地赞叹道:歌曲中所咏唱的故乡,确实是富饶兴旺、美不胜收的。至此,虚实相生的写法,取得了令人信服的艺术效果。
当整首歌在“长相忆,永难忘”的直抒胸臆之中淡淡隐去之时,受众心中的思乡情,多半才刚刚升起,而且是那样的情真意切、不可抑制。一首好歌,总会带给人以更多的共鸣和联想。
整首歌言简意赅,大致上押ang韵,就像是一支动人的小夜曲,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附录:
笔者一直对歌曲情有独钟,在听别人唱歌的同时,有时也免不了要“依葫芦画瓢”一番。回首学生时代的青涩往事时,曾经按这一首《故乡》的曲调,填写了一首《芳华情怀》,兹附录如下,仅供参考。
芳华情怀
作词:梁庆华
寒窗苦读的岁月里,姑娘,姑娘,在我身旁。
花前月下的美梦里,姑娘,姑娘,心驰神往。
姑娘,我梦中的女神:
正青春,心飞扬;风云散,梦一场。
花容月貌锦绣芳华,姑娘,姑娘,地久天长。
风花雪月山海情怀,姑娘,姑娘,沧海茫茫。
姑娘,你我萍水相逢:
荣耀路,繁华梦;杨柳岸,月初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