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泛滥的厉害的时候,我真的会严重到怀疑我整个的人生,特别是上周,完全不在状态。
六月给自己定的计划里面有进行2次的演讲,当然这也源于我上半年的拖延。年计划里面,我预计一个月进行一次演讲或者workshop,共计12次,结果上半年也就六月份完成了一次,以至于下半年每个月必须完成2次,把自己逼疯的节奏,焦虑值立刻就要爆表。
说句实话,我还真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我的时间都是怎么浪费的,当我有时间的时候我都在做些什么。我能很清晰地记得,周四周五晚上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可是对着屏幕,竟然一句都写不出来。每写出一句,我就觉得这英文表达low爆了,删掉。要写什么讲稿,直接上台多爽快,然后就开始各种走神发呆,意淫我自己多么自信而潇洒。
到周六早上,直到九点多,我开始紧张了,我还没进行过演练,我还没讲稿内容,我脑海里只有一个空架子,而时间只有3个多小时了。对着镜子,我可以表达,然而却总是跑题到爪哇国,连一个完整的流程都走不下来。我总是觉得有更好的内容更好的事例可以去讲,可以让我的演讲更加完善。我觉得我的思想可以不断地随着时间更新,我可以更好地更观众互动,更加自如,可是问题是,我没有一个完整的中心思想。这充分显示了我并不是个善于辩论的人,因为每件事情都不绝对,都有例外和转圜的余地,我自己的立场都不坚定。
没办法只能找KIMI救场,让他帮我梳理一下思路,给我一些建议。然而KIMI天生就是不怯场的人,他说的方法和建议对于外向不怯场的人,在内容和效果上会很有帮助,然而我不是啊,一紧张连话都说不利索。不到1个小时了,只能硬着头皮写了几张关键词提示的纸条,上台攥着当小抄吧。
大概真的是没有准备就心虚吧,所以对整个演讲都有很大的未知,颇有种风萧萧易水寒的悲壮感。结果证明,紧张到声音发颤,不如上一次的演讲,虽然上一次也没有背稿子,至少有写。心理作用还是占了很大的比重的,临时抱佛脚,就不要怪佛老一脚把你踹开吧。
之后我一直在想,我究竟是哪根筋搭错了,做出如此无脑而无语的事情,是觉得自己是演讲的大拿,连稿子都不用了?还是就觉得天生自己就这么赖,烂泥扶不上墙,干脆都不要努力了,还可以美其名曰,我都没准备!
周日的时候参加线下的永澄老师的钻石目标活动,其中提到小步快走,不断迭代,而不要一下给自己设立一个神级目标。一旦这个目标过于高大上,你使劲儿够不到,那这个目标八九成就只能成为你梦的装饰,高山仰止,望洋兴叹,而无可奈何。那么其实对于演讲我也是眼高手低那一类的,我对演讲的期待是能够挥洒自如,有和观众的互动,即兴发挥,不断更新思想,然而我英语的高级句型都没储备多少,词汇也是常用的那些,也不曾有太多英语交谈讨论的经验,思维训练也没有到位,而我的期待是这样完美,对我来说是不是现实呢?
可能那个时候我还不曾意识到我的期待如此完美,而导致我变成一个行为上的侏儒,一味地拖延,任焦虑蔓延。到目前为止,我的拖延症依旧丞待解决,我时常鹦鹉学舌说终身学习,然而我的心智水平仍然停留在快速获得成果,比如朋友圈点赞,打卡授奖这种细枝末节的琐碎上,而没有系统学习,慢慢进步的踏实和稳重,也没有沉下心去长时间坚持一项任务,不达目的不罢休地坚持,到量变产生质变的阶段。毕业的年数也不算少了,允许自己挥霍的时间也已所剩无几,如果不去突破,焦虑感会逐渐吞噬内心的信念,直至成为碌碌的面目可憎的讨厌的自己。
不管如何,对自己负责任,对他人负责人,先做到这一点,链接同频,不断思考,努力寻求突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