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训黄粱者原创联盟星辰玥儿
为什么有那么多“士”愿为曹操死?

为什么有那么多“士”愿为曹操死?

作者: 异趣盎然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20:28 被阅读132次

《三国演义》这部书,作者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立场,也掩盖不了曹操的丰功伟业,他的治军风格及人格魅力,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就光凭他身边的,甘愿“为君生为君亡”的几位勇士行为,就足以能彰显其独特的领袖风采!

图片来自网络

此篇我想介绍几位曹操手下的几位猛士,让我们再深刻领悟下,这些猛士为什么能“士为知己者死”,曹操又是怎么做到的?

先看第一位非常早的,加入曹操阵营的夏侯惇。

夏侯惇图片

夏侯惇是沛国谯人,砍柴的。乃夏侯婴之后,自小学枪棒;十四岁从师学武,有人辱骂其师,夏侯惇杀之,逃于外方。

从此事能看出他尊师,但也好斗,正义感强,杀心也重。

当听到曹操起兵,与其族弟夏侯渊两个,各引壮士千人来会。

这两个人算曹操的兄弟。因为曹操的父亲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过房与曹家,因此是同族。

总的来说,还是出门靠朋友,上阵父子兵,开始创业还是得靠近亲。

一路和曹操创立江山过程中,他立下了汗马功劳。最最勇猛的一次,是曹操和吕布的一次战斗中。

却说夏侯惇引军前进,正与吕布手下高顺军相遇,便挺枪出马搦战。

高顺迎战。两马相交,战有四五十合,高顺抵敌不住,败下阵来。惇纵马追赶,顺绕阵而走。

惇不舍,亦绕阵追之。阵上曹性看见,暗地拈弓搭箭,觑得亲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

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拔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

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枪搠透面门,死于马下。两边军士见者,无不骇然。

夏侯惇何等的英勇!为了曹军的胜利,不顾生死,吃了自己的眼珠,还回马枪,去杀死了他的对手。

曹操在招兵买马之际,夏侯惇引荐了一位大汉:“此乃陈留人,姓典,名韦,勇力过人。旧跟张邈,与帐下人不和,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惇出射猎,见韦逐虎过涧,因收于军中。”

典韦图片

几次危急之际,都是典韦救了曹操的命!

但在于张绣一战中,典韦为救曹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看看典韦最后的气壮山河的英勇行为。

韦方醉卧,睡梦中听得金鼓喊杀之声,便跳起身来,却寻不见了双戟。

时敌兵已到辕门,韦急掣步卒腰刀在手。只见门首无数军马,各挺长枪,抢入寨来。韦奋力向前,砍死二十余人。

马军方退,步军又到,两边枪如苇列。韦身无片甲,上下被数十枪,兀自死战。

刀砍缺不堪用,韦即弃刀,双手提着两个军人迎敌,击死者八九人,群贼不敢近,只远远以箭射之,箭如骤雨。

韦犹死拒寨门。争奈寨后贼军已入,韦背上又中一枪,乃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

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而入者。

典韦死后,几次曹操祭奠,每次都痛哭。

特别是这句话,让将士无不动容。“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

在收伏勇士许褚时,也表现了曹操的爱将、爱才之心。

许褚图片

次日,壮士又出搦战。操见其人威风凛凛,心中暗喜,吩咐典韦,今日且诈败。

韦领命出战;战到三十合,败走回阵,壮士赶到阵门中,弓弩射回。

操急引军退五里,密使人掘下陷坑,暗伏钩手。再令典韦引百余骑出。壮士笑曰:“败将何敢复来!”便纵马接战。

典韦略战数合,便回马走。壮士只顾望前敢来,不提防连人带马,都落于陷坑之内,被钩手缚来见曹操。

操下帐叱退军士,亲解其缚,急取衣衣之,命坐,问其乡贯姓名。

壮士曰:“我乃谯国谯县人也,姓许,名褚,字仲康。向遭寇乱,聚宗族数百人,筑坚壁于坞中以御之。

一日寇至,吾令众人多取石子准备,吾亲自飞石击之,无不中者,寇乃退去。

又一日寇至,坞中无粮,遂与贼和,约以耕牛换米。米已送到,贼驱牛至坞外,牛皆奔走回还,被我双手掣二牛尾,倒行百余步。贼大惊,不敢取牛而走。因此保守此处无事。”

操曰:“吾闻大名久矣,还肯降否?”褚曰:“固所愿也。”遂招引宗族数百人俱降。操拜许褚为都尉,赏劳甚厚。

这些豪杰可以说个个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然也是缺点明显,似乎都是犯事的亡命之徒。

但曹操对他们礼贤下士,非常信任,大力使用,并且发自内心爱他们。

比如对待典韦比他的儿子、侄子还重要,这真不容易!

而且赏罚分明,对于典韦之死,即使夏侯惇是亲戚,照样受重罚。

对于军令执行,有令行禁止。曹操本人过农田时,因马受惊,踩踏了农田,他自己要自刎来践行军令的。

当然不管是做样子还是真的?最后用割发代之,对于严肃军纪很管用的,也能看得出他治军的严谨。

一直说:“士为知己者死”。那些能成就大业的人,都深通人性!知道这些士的刚烈,这些士的宁折不屈,用好了,为你而死,用不好,会害你极深。

所以曹操充分的给予了他们空间,任由他们自由发挥,对他们的过去既往不咎,只用他们勇的一面、敢的一面!

不管怎样,曹操能使那么多“士”为他战死,足以能见其用人魅力和手腕,他是真正深通“勇士”之人也!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有那么多“士”愿为曹操死?

    《三国演义》这部书,作者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立场,也掩盖不了曹操的丰功伟业,他的治军风格及人格魅力,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 我不懂爱情是什么(1)

    爱情是什么,它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在什么时候结束,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愿为它生为它死?爱情为什么能演绎出那么多的感人故事...

  • 士为何愿为知己者死?

    世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更因社会动荡,风起云涌,浪起翻腾,天下志士为求一用而常不可得!“孔子、孟子,荀子...

  • 努力不是悦人,而是悦己——由伯牙摔琴想到的

    中国古代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意思是有志之士甘愿为赏识他的人而死,美丽的女子甘愿为喜...

  • 曹操归来

    曹操归来 那是个古老的传说, 过了那么多年。 曾经的叱咤 风云人物, 曹氏集团董事长。 少年飒姿 点将明教台, 士...

  • 愿为自由死

    厌烦 天平上 小心翼翼的我 看不到地 双腿失去跳的勇气 猎枪走了火 砝码飞出 瞬间,平衡不再 身体落了地,却不痛 ...

  • 持枢讲故事:反推介子推

    三国魏国曹操手下,有一名士叫做杨修。因为太能揣摩上意,最终被曹操坑杀。 书中讲到:有一天,曹操攻打刘备,久攻不下,...

  • 何晏

    演员表: 何晏:正始名士,曹操的继子 秦朗:曹操的继子 曹操:军阀 曹丕:曹操的儿子 众人:大臣、闲人、士卫 宾客...

  • 何晏

    演员表: 何晏:正始名士,曹操的继子 秦朗:曹操的嫡子 曹操:军阀 曹丕:曹操的儿子 众人:大臣、闲人、士卫 宾客...

  • 品《三国志》(四)之曹操杀人原因

    死在曹操手上的人很多,这其中有自己的亲人,也有大臣重臣,还有文人雅士以及无辜之人。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杀了他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有那么多“士”愿为曹操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be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