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江河

简友们好,我是大江河,来简书已经日更53天了。
水平一般,写的文章不温不火。回想过去,自己认真读课外书的时间,也就不到两年的时间;开始写作的时间不到一年,邂逅简书的时间不到两个月。
在这段时间里,自媒体给我的感觉只有两个字——浮躁。
来自媒体写作我们以赚钱为目的无可厚非,反而我觉得是非常正大光明的动机。当然了,为了情怀去写更加值得尊敬。
笔者不希望看到真正的大咖、或者所谓的大咖,告诉像我这样的小白,可以月入过万。没有基础的我们真心做不到!
相信大部分人需要坚持不懈的积累努力。需要通过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才做成一件像样的事情。比如写作。
至于像那些训练营课程。笔者心想:“这个东西不好说,因为我也相信,自媒体跟传统的文学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应该说有规律可循,前辈们将总结的规律、经验等亲手传授给你,或许可以帮你迅速入门。
笔者没有参加过,咱也不知道参加后的效果会如何;咱也不清楚是否很快就能走上月入过千甚至过万的写作之路。
或许这个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赚钱的方法,而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踏踏实实的付出汗水和劳动赚钱的信念早已刻进了骨子里。
说了这么多,一起看位名人吧

笔者是山东大汉,距离莫大的老家不远。看过他的作品,也是让我敬佩的一位作家,一起看一下他的早期经历吧。
1955年2月17日,莫大(管谟业)出生在山东省高密县大栏乡平安庄。
莫大小学时便经常偷看“闲书”,包括《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青春之歌》等等。
他在小学五年级辍学,在农村劳动长达10年,主要从事农业,种高粱、种棉花、放牛、割草。在艰苦期间无书可看时,他甚至看《新华字典》,尤其喜欢字典里的生字。
后来,莫大靠着《中国通史简编》这套书度过了艰苦岁月,接着又背着这套书走出家乡。
1976年莫大当兵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书籍,将图书馆里1000多册文学书籍全部看过。
1981年5月,莫大的小说《春夜雨霏霏》发表在河北保定的文学双月刊《莲池》上,成为莫言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小说。
我们从资料中可以看到,莫大从1955年2月出生到1981年5月才公开发表第一篇小说。期间至少有10年以上的读书积累。
上面的这段资料来自百度百科,笔者遐想了一下莫大的读书情景,他应该是在那种孤独和寂寞中享受着读书的快乐。
翻着一页页泛黄的《新华字典》,一点一滴积累生字的过程,或许他还偷着乐呢!

春秋时期的老子在《道德经》里曾说过:“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战国末年的荀子在《劝学》中也曾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看到身边的榜样,再读咱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不清楚是古老的文化过时了,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浮躁,忘记了这些智慧。
总结一下哈:
希望一起静下心来、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读几本好书。用心对待自己写下的每一个文字,从标题到图片再到文章的结构等等,不断地练习、精进!
说实话,这些我都没有做好,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进步。摒弃浮躁、宁静致远!
整个环境的沉静,对每个人都有好处。请相信美好的事情是在心平气和中完成的。
原创作品,希望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