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善知识
佛法的共性[40]人生十二苦(三)

佛法的共性[40]人生十二苦(三)

作者: 知樂 | 来源:发表于2017-05-24 19:26 被阅读0次

        5、求不得苦。比如,我们想成佛、想往生,不论怎么修呀修、怎么念呀念,但现在还是坐在这里。这里所谓的“不得”就是得不到,所谓的“求”就是内心里面有需求、与欲望。也就是指,有得不到的需求,求也求不到。所以有句话叫:“万般难求皆绝好,一旦如愿也平常。”这个意思是指,求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一旦得到又觉得没什么意思,很平常了。
        所以世人都在颠倒啊!这些内心的问题,我们发现、反省过没有?有些同修认为自己不会这样子的,那是在你身上还没有发生这样的事。如果难求的真得到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还是会变成平常的。这就是人性啊!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到底有多少。生气的时候,能不让“我”生气吗?上火着急的时候,能不让“我”上火着急吗?这些都是需要大家自省的。
        6、爱别离苦。当我们的亲人瞬间离开人世,那种滋味......在坐的各位都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其他亲人。像这样的人离开你了,就称为爱别离。或是两个很相爱的人,双方都很想念对方,都互相放不下。但偏偏阴差阳错不能在一起。这也是爱别离苦。
        7、怨憎会苦。比如,三个人在厨房干活,头三天还是挺好的,第四天,因为大家都想把厨房里的活做好,只是因为观念、习惯、处理方法方式不一样,各有不同的展现,然后互相产生摩擦、矛盾,由此产生内心的纠结、郁闷。最后,可能会导致内心里面对彼此憎恨,看到那个人就烦。所谓的“会”就是会聚、相会,碰到一起了。


【文章来源】:《佛法修学基础导读》
【讲述】:东方先生
【缘起】:

佛法是很平实的,仅是告诉你人生宇宙、生命的真相。佛陀所说的法,都是针对生命价值的当下,解决当下的生命冲动,令众生离苦得乐。

我们真的认清楚自己内在的问题吗?我们所执取的是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吗?过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追求的是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需求吗?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谁能雷震诸佛音声,谁于生死睡眠之中,而独觉寤唱如是言。诸众生常为烦恼重病所缠,谁能于中作良医。”能闻此解脱的法,皆是有大福报之人。

修行,欲待了时无了时,此刻休去便休去。

【公益免费课程】:《佛法修学基础导读》、《心住非家》系列、《缘起止息》系列、《古仙人道》系列、《荒漠甘泉》系列、《印度佛教史》......

【咨询信息】:为方便大家共修佛法,全国各地均有读书会,供各师兄线上线下相互学习交流,您若有缘,可站内发简信或邮件联系:88624948@qq.com。

相关文章

  • 佛法的共性[40]人生十二苦(三)

    5、求不得苦。比如,我们想成佛、想往生,不论怎么修呀修、怎么念呀念,但现在还是坐在这里。这里所谓的“不得”...

  • 佛法的共性[38]人生十二苦(一)

    虽然从事实的真相而言,三法印已经能说明事实了。但对于世间凡夫来说,苦是世间的真相,苦是人生的事实。凡夫因为...

  • 佛法的共性[39]人生十二苦(二)

    老、病、死虽然每时每刻逼迫着我们,但在生活中却是那么的不易被觉察。可能我们从未用“生老病死”来要求自己如何...

  • 佛法的共性[41]人生十二苦(四)

    8、忧愁的愁,这种心理迹象、心理活动,我们观察过没有?比如,前几天我们面临着国学班的问题,我们也发愁、忧愁...

  • 佛法的共性[43]诸受皆苦(二)

    两个人感情很好的。当感情很好的刹那,你还会不会执取?当懂得无常的时候,你们就知道现在关系很好,并不代表以后...

  • 次第花开

    众生皆苦,正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所以佛陀的佛法是从苦开始的, 佛陀把苦分为三大类,行苦,苦苦,变苦。 把人的一...

  • 三法印和佛法共性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 诸行无常:行是运行或存在。无常有两种,刹那无常和一期无常。一期无常是由刹那无...

  • 唯有了解才知放下

    佛法中把人生的苦分为苦苦、坏苦、行苦,这三大类。 苦苦,是️️指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有人认为苦苦发生在地狱,跟...

  • 佛法的共性[37]三法印:涅槃寂静(三)

    涅槃,是指诸法的寂灭性。 涅槃寂静,是依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而体验到的。 一切事物的动乱差别,都...

  • 观察日记:思考佛法的共性

    世尊看到生老病死、世事的无常而出家,修禅定乃至苦行,发现都不能了生死,最后,在菩提树下,悟到“缘起性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法的共性[40]人生十二苦(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im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