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着余光中的《乡愁》,想起了家。
读小学时,去到离家1公里的学校,每天都可以回家,与家为伴;
读初中,搬家到一个镇上,过节可以回家看看;
读高中,学习紧张,每周回镇上,与家的距离渐行渐远;
读大学后,春节才回家一次,与家隔着一座城市;
现在,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我与家的距离像《乡愁》一样,我在这头,家在那头。
前几天,我接到母亲的电话,她说刚刚接到消息,我们这房子再过2个月就要拆迁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不禁打了个寒颤。房子是我读初中时就租在这一带,在一个离家乡有4公里的镇上。
上初中那会儿,为了方便我读书,母亲到处托人帮忙找了这个价格适中、距离适中的房子,我们从家乡搬到了镇上,这一住就是10年,从小区的二单元二楼搬到四单元五楼,再从五楼搬到隔壁。母亲考虑得周全,过年时,亲戚朋友过来,人多了自然要换大点的地方。
换来换去,这终究是租的房子,比起真正的家,少了几分归属感、安全感。
家乡的房子,是母亲嫁过来时舅舅和外公找人花了很大心血才修建起来的,那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家。那时候建的是平房,比较简陋,但那里成了我放学回家和伙伴们打闹嬉戏、拥有很多儿时美好回忆的地方。
小时候,上学的地方离家不是特别远,走路半个多小时到学校,稍微远一点的同学就骑自行车回家。那时候的我们,总是很容易满足。放学后,兴致冲冲拉着三五几个伙伴去学校外面的零食铺买辣条、棒棒糖、油炸粑一类的零食,在外面一起吃饱喝足逗留完了才会慢悠悠地回家。回家后,只要有伙伴儿在外面吼两声就应了,听到有人喊就立马放下手上的事情一个劲儿地往外跑。丢沙包、踢毽子、跳绳、弹珠、扑克牌、搞野餐都是满满地儿时回忆。那时候一玩儿就是天黑,总是玩得不够尽兴,就会听到母亲喊回家吃饭的声音。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幸福是那么单纯自然。
那时候,互联网没那么发达,手机没那么普遍,网络游戏还没盛行,有的只是像丢沙包、踢毽子类的简单娱乐活动,有《恶作剧之吻》、《公主小妹》、《放羊的星星》、《流星花园》等演员演技在线、观众百看不厌的偶像剧,有真正一起陪伴自己长大的朋友,有太多太多简单、容易满足的幸福。
而现在,3岁小孩子都可以抱着平板电脑玩游戏整天不撒手,年轻人熬夜到凌晨2点是家常便饭,朋友间有时发微信几小时都得不到回复,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缺乏信任……
那天朋友问我,“如果给你选择,你最想回到什么时期?”
我想都没想,说,“小时候。”
“对啊,很多人都这样回答。”
是啊,小时候的日子无忧无虑,快乐也很容易。特别是能住在这个给我带来幸福、真正属于家的地方。
后来,我慢慢长大。
家里的房子也建成两层楼的楼房,父亲说以后慢慢地装修好楼上的房间,我们就搬到楼上来住,这样看起来更有家的感觉。可是谁知道,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我们搬到镇上后没多久,由于家里关系闹不和的原因,家里楼下的房子要留给两个老人住,2楼的房子修好后,最多的是把我们的家具搬上来了,只有每年春节回来才打扫一次这满是灰尘蜘蛛网的房间。后来过年回家一次,家里没住处,除夕晚上不论多晚我们一家人也还是都回镇上的房子住。
我最喜欢的是家里二楼的阳台,每次回家都会先跑去上面透透气,看看远处河边的风景,还有那座神似雷锋塔的三元塔。“三元塔”的名字是源自从家到塔那边的路程不是太远,坐公交车三元钱就可到。阳台入口的门上还有我小学时候写的那些稀稀拉拉的读书笔记,有同学送给我的毛茸茸的小植物,长出来好多,现在应该都还在。上面还种着许多花,久了没人打理,地上也冒出了许多。春天油菜花开的时候,放眼望去全是黄色的一片,马路两边也是各种果树开的花,像童话世界一样,这个季节的花把大自然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由于现在每年只能回去一次,我特别珍惜那个时刻。
过年的时候,我总喜欢一个人拿着吃的喝的,独自呆在阳台上看烟花夜色,楼下总会有调皮的小孩子乱放鞭炮,时而听到大人们各自炫耀自己在外面拼闯多年的牛逼事迹。家人们热闹着正准备着年夜饭,热气腾腾冒着做饭的炊烟和炒菜的香味儿,迎面扑上来的都是幸福的味道。
直到那一次发生的事情,让我觉得家变了样。
那时我还在上大学,有一天午休完跟同学嘻嘻哈哈正往教室的路走,赶着去上英语课,突然接到母亲电话,她吞吞吐吐、犹豫着告诉我说家里房子被烧了。我当时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说不出一句话来,强忍眼泪告诉一起上课的同学,你们先去,我去趟洗手间。说完跑去洗手间的路上,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没有任何防备,接到这个让人无法从悲伤中缓过来的消息。
从洗手间出来后,我在教学楼找了一间无人的小教室锁上门在里面哭了很久,那是我大学第一次光明正大的逃课,没有顾及任何后果,一心沉浸在悲伤中,这个消息以外的事我都不想关心。没人能体会到那种心情,只能脆弱无力地接受事实。
等我渐渐地稍微冷静一点后,回拨母亲的电话问清楚火灾的具体情况。她告诉我说是公公烧的烟没有熄灭不小心掉到衣柜里,最后引发电线着火,把楼板都烧穿了,还有舅公放在柜子里的2万块钱,全部烧没了。舅公是孤家寡人一个,儿子生病走得早,媳妇也跑了,一个人做农民生活那么多年,赚点钱起早贪黑那么不容易,这钱就一把火烧没了,他当时整个人蜷缩着跪在地上哭得像个孩子,心如刀割的痛。
火是从楼下最里面卧室房间开始燃烧的,公公一人睡在外面卧室,由于是凌晨过后,他当时没什么警惕意识,发现着火后,一边大喊救火一边踉踉跄跄使劲往外跑,他腿一瘸一拐的,跑不了多远,万幸的是没出人命。
去年,回家看了火灾后的模样。楼下卧室全部改装后没了以前的家的感觉,多了几分陌生,客厅厨房的东西也全部都换了,以前在墙上贴的偶像剧里面的人物海报也都没了,小时候放鞭炮弄得到处是洞的衣服、念过的课本、10岁时的生日礼物、那双母亲打死我也不会穿的鞋,那件外婆缝过的带金色荷包的衣服也全都一并烧走了。看到眼前的一切,心里不免产生了些凉意。
唯一没变的,只有那个还可以眺望远方,乘凉吹风看烟花的阳台,那片唯一还保留着童年回忆的属于我的小天地。
现在,我深深地怀念家乡。不论走多远看多远,那里永远是真正的家,是我的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