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目标:成功日记(2/周三+周日)+读书摘录(4)+随笔(1)
02.05(读书笔记:25%)
会聊天,就是心里装着别人。这是《如何聊天暖人心,怎样聊天不冷场》的前言标题,直戳人心。“讲道理”和“问问题”是聊天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一个不会倾听的人无法得到人们的尊重,但一个不会提出有趣问题的人则让所有的对话失去生机。我不会提出能引起对方兴趣的问题,甚至有时候也不会恰当回答他人抛出的问题,看到这儿的时候,很是兴奋,希望能得到指点。
聊天的方式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对事物的判断和观察能力。聊天有着三种不同的层次,这本书会针对这三种层次的需要阐明如何在聊天中提问、表达、倾听和深入地交流。
02.06(读书笔记:50%)
聊天的第一个层次:自动化、情绪化和个人化。
这一层次,对于谈话的对象和所涉及的话题,我们做出的总是本能的反应,比如单纯正面或负面的评判,还可能带着历史印象来进行倾听和表达。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第一层次的聊天,虽然它是大多数对话中经常出现的形式。指导这种聊天的,是你对周围世界的想法,以及你自己当时所处的位置和一些随机、即兴的见解。因此,沟通中一些重大误解的发生,更多的是出在提问者而不是表达者的身上。当聊天经常处于第一层次时,人们很难继续聊下去。多数情况下只能客套几句或稍作寒暄。
02.07(成功日记:50%)
补写成功日记比随笔还难……好想写失败日记啊……
唯一在坚持的就是翻译项目。这个随机性很大,因为不是经济、医学、工程等专业的,碰到一些极其专业的文件是绝对不敢翻译的,除此之外,几乎纯靠运气接稿,所以每个月能翻译的字数是不固定的,收入也不稳定,和猫猫、言言一起接了个新兼职,她们做完了,我还没开始,忙完了这几天也要趁着年节写一写啦,不能再拖。
02.08(随笔:100%)
阴历三十岁的生日将近,开始反思过去的人生路,一路上跌跌撞撞,有过不平凡也终归于平淡,甚至可以称得上平庸,因为在提升自己上没有长进,懒惰、懈怠、拖延……一个个负面的字眼从来没有成为奋而雄起的反面动力,反而安安静静地融进了日复一日的生活,渗透在每一个闲散靠坐着看视频、玩游戏、聊天的时刻里。我看着过去这样的自己,怒其不争,却也笑现在还是“不争”。面子薄时,争不起也要争,没时间争还是要争,过后又给懈怠找诸多借口。二月是留给自己反思休整的一个月,三月再战。
02.09(读书笔记:75%)
聊天的第二个层次:关注、支持和聚焦。
当我们作为提问者能够明白自己需要的、想要的,并真正地关注自己的谈话对象时,我们愿意把对方装进自己心里,聊天的深入就变得极有可能了,双方就可以产生持续的互动。
“支持”是第二层次的聊天中最核心的意图。在对方说话时,你不会轻易地做出“好”与“不好”的判断。
第二层次的聊天需要热情的关注和坚定的支持。此时,我们提问或表达的目的是“更好地为对方服务”,让人们从对话中获得自己想要的。
02.10(读书笔记:100%)
聊天的第三个层次:辩证、引领和双赢。
在这个层次,“辩证的思考”与“理性的引导”是沟通的基本逻辑。
我们并不准备从一开始就被说服,而是通过一系列引领式的提问、沟通鼓励对方更深入、诚实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尤其那些一贯被隐藏的意图。
放下预设的答案、偏好与立场。围绕既有的证据和现实情境提出我们的问题,将有利于得到客观的评判。
使自己进入一个“观察者”的角色。在聊天时我们唯一的意图是公正地搞清楚“发生了什么”“行动的必要性”和“我们应该怎么办”。当你采取这样的态度时,总能获得最大的支持。
聊天的最终目的是让事情变得更美好。我们要通过温暖友好的聊天来塑造对话的完整性、深刻性。
02.11(成功日记:100%)
感恩工作本身这一点,不是这一周的事,是入职以来慢慢认识到的。
感恩第一份工作。我曾经非常想逃离国企的环境,因为所谓的晋升途径几乎都是“背后有人”。我曾经羡慕在外打拼的同学们,哪怕租房、创业、为老板打工等很多方面都有特别多的难处,还是心向往之。我也曾经贪图铁饭碗的安逸,虽然知道有朝一日饭碗必定不保。我就像围城里的人,想一头撞破闯出去,又犹豫着是否要迈出第一步。后来我想通了,不管以后如何,都要感恩这份在剧变时代的稳定工作。是它让我有机会认清自己的不足,还给予我足够的时间好好磨练,提升能力,也磨出了耐性和细心。以后不管是否离开,我都会记得这份工作,感恩这特殊的石油红。
网友评论
才知道,原来你也在石油系统呀!
在哪个公司呀?哪个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