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 Neuwirth在他所著的《地下经济》中写到:“巴拉圭埃斯特城(东方市),光是走私,即使仅占了巴拉圭境内总人口数的百分之五,却贡献了巴拉圭国民生产总额(GNP)的百分之五十之多。”他把东方市称为“走私圣地”。

一桥之隔的边境
二十多年前,来自中国的商人们奔走于“友谊桥”两边,冒着黑帮的枪火倒卖货物,不少人赚了钱,就在此定居下来。
友谊桥连通着巴拉圭的东方市和巴西的福斯市,却又把前者的混乱与后者的富足分割开来。当地人可以在友谊桥两岸自由来往,边境设有检查站,但基本不会查。如果你是东方面孔也没关系,东方市是南美洲亚裔占比最高的城市,华人随处可见。
除了游客,过桥的有这么几种人:
第一种是来买东西的巴西人。他们从福斯市来到东方市,为了购买一些免税的便宜货。巴拉圭一直被巴西人和阿根廷人称为“山寨货国家”,在东方市的市场上,充斥着来自各国的仿冒品,它们价格低廉,品质也普遍较差。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来买东西的巴西人还是比较富足的阶层。
第二种是来做生意的巴拉圭人。他们把来自全世界的山寨货攒到一起,把集市搞成了类似“小商品批发市场”的样子。
第三种是巴西伊瓜苏的“走私观光团”。巴拉圭在东方市不征收任何税,相反的,巴西却要征收“商品服务税”,最高税率甚至达到定价的80%。巴西政府规定:允许每个人从巴拉圭入境巴西时携带价值300美元的免税货物,若有超出,则需要出示商业许可证,并且支付60%的关税。
于是就出现了第四种人:在友谊桥下面出售假收据假证件的小贩们。


曾经的“第三大转口贸易港”
上世纪九十年代,东方市曾被《福布斯》评为世界第三大转口贸易中心,仅次于迈阿密和香港。同样地,东方市政府不征收销售税和商品税,被誉为世界第三大“避税天堂”,仅次于百慕大和香港。巴拉圭政府容许多种货币在东方市流通,包括本国瓜拉尼、巴西雷亚尔和阿根廷比索,以及美元。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批逊尼派穆斯林从阿拉伯迁徙到东方市;八十年代,来自黎巴嫩的什叶派穆斯林也到达东方市。
2000年左右,美国怀疑基地组织和真主党以东方市为活动据点组织恐怖活动以及清洗黑钱,间接导致东方市在二十一世纪逐渐衰落。
2005年,由于东方市经济不景气,中国信托商业银行中止在巴拉圭的所有业务。
今天,东方市已经不复当年的辉煌,从南美最繁华的自贸区堕落成了“小商品批发市场”。
曾经在这里经商谋生的外国人大多也没有离开。华人们仍然经营着自己的商铺;犹太人依然活跃在友谊桥两岸;阿拉伯人始终没有回到故土。值得一提的是,华人掌握着东方市超过30%的工商业,远远超过华人占总人口的比重。
中国人在这里建起了中山侨校,专门接收华侨子弟。现在,侨校提供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英语和汉语的多语种教学,也有不少富裕的当地人把孩子送来读书。

我可以从这里去看伊瓜苏大瀑布吗?
如果外国游客想从友谊桥去巴西,原则上是要求持有巴西签证的。如果没有也没关系,因为边检一般都懒得看你的护照。就算你打扮的太花哨被人看出来是外国人了,请你操着蹩脚的西班牙语对边检大叔说:“我是去看瀑布的。”他一般就放你过去了。
友谊桥不很长,五百多米。你可以走路过去,或者骑摩托,或者打的士。
说到签证,顺便提一句。巴拉圭和中国大陆没有外交关系,所以很难拿到巴拉圭签证。你可以去台湾或者巴西的巴拉圭使馆申请签证,也可以花钱贿赂巴拉圭海关。据说2700美元一张签证,给钱了就直接放你进去,随便你待多长时间,没人赶你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