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旅行
印象白沙:再见白沙

印象白沙:再见白沙

作者: 王梦凡 | 来源:发表于2020-07-03 21:56 被阅读0次
最后的村庄!

那一夜,四下无光,我们穿越黑暗,七弯八拐终于来了;这一夜,四下无光,我们再次穿越黑暗,七拐八弯又将离去。

时间的价值,便在于不停地前行,既不能留住它,也不能催促它,但我们却可以丰满它,让它有些不同。

在中国航天最后的村庄,我们每天早出晚归,每天晚上甚至节假日还要加班,但大家没有一点点怨言,因为每天都能看到自己小小的进步;没有什么比进步更让人开心的事情了,苦和累都是甜蜜的前奏。

不忙的时候,我们也会偶尔跑步到五公里开外的白沙镇上。一个镇子,有这么多人,这么多学校,对于一个偏僻的县城来讲,确实不易。更不易的是,替爱人看望了她大学大学,还受邀与六个语文女老师共进了午餐,创造了人生之中又一个关于吃饭的一个小记录,还真些感慨。

虽然时间不长,但每一个转车的地点,也挡不住一颗好奇的心。哪怕仅仅只是停留一两个小时,也忍不住转一转,看一看。

红军公园!

位于万源城内的红军公园,曾经是无数先辈的浴血之地。虽然陈列馆没有开门,但简简单单地地形,只言片语的介绍,也能稍稍感受多年前的惨烈。

漫步在今日安定祥和的万源城中,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涮着火锅、喝着啤酒,悠闲而自在,真应该倍感珍惜。

遵义会议会址!

又是转车三个小时的间歇,迫不及待的到这座红色城市最著名的景点--遵义会议会址。这个多年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地方,令人心生向往。

即便硝烟早已散去,可历史并没有远去。那一代人,留下的光辉足记还在神州大地继续前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他们那一代人的使命就是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而我们这一代人同样也肩负这代人的使命,更加的繁重、更加的复杂,更加的漫长。

看在展馆内一段段过往的印记,看着娄山关、腊子口的战斗场景,看着各单位在这里开展的活动,总有些莫名奇妙的情愫在不断涌现,却又一直不知道该怎样表达。

当我还想感悟这些红色血脉,了解这些红色故事时,无奈时间已经不太允许,只好继续转车,奔向下一程。

广场外的雕塑!

我们现在的地面交通网真的算得上发达,仅仅两个半小时,我又到了千里之外的县城。因为不言而喻的原因,我依然忘记这个县城的名字,我只知道这还是自己第一次来这里。火车站外的广场,修得很有气势,广场对面的山上还修了一些具有当地少数民族特有的标志性建筑。

夜景!

数千公里,不到二十四小时,坐了两次汽车、两次火车,我已可以看看这里的夜景,可以在这里敲击着这段告别的文字。

用一天的时间来再见,无论距离多么遥远,总能将两点拉成一条线;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说再见,无论将来能否再相见,终究在某一段时间,留下了某一段印记。

再见白沙,不仅仅只是白沙,还有沿途的一路,通通再见!

相关文章

  • 印象白沙:再见白沙

    那一夜,四下无光,我们穿越黑暗,七弯八拐终于来了;这一夜,四下无光,我们再次穿越黑暗,七拐八弯又将离去。 时间的价...

  • 印象白沙:晨起

    来这里,已经五天了! 一直想要写点什么,一直却什么也没有写。昨夜,下了好久的雨,莫名吟诵起“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

  • 白沙之歌

    白沙之歌 青山花草香, 白沙瀑布长。 碧水荡悠悠, 鱼儿尽欢畅。 注:白沙指白沙溪。

  • 再见了,白沙河

    仲秋时节,金风送爽。站在这秋天里,忽然就有了一种冲动,或者说是一种愿望,它是那样的强烈,那样的迫切。 我要去白沙河...

  • 白沙

    我看见白沙。白沙细腻如水。我看见绵延的沙丘在远处翻滚,我看见我的脚印渐渐离我远去。 你见过雪吗? 我感到不快,我感...

  • 白沙

    这是我辞职的第742天,我的银行卡的数字只剩下3位数,距离上一次投稿已过去4个月,联系的出版社和影视制作公司的合作...

  • 白沙

    口吐青烟翩翩舞,微风徐来拂愁丝 何物失意能销魂,白沙慰心最相知

  • 2018-05-21

    韦家也是白沙镇上的老户。 白沙镇原不是镇,叫白沙滩,本是白沙河上一个平缓的滩涂。白沙河连接了西南水道乌江,乌江流贯...

  • 古方

    乌金万箭穿, 白鹭尽飞旋。 千转百迴处, 白沙勇向前。 注:新韵,白沙指白沙溪。 朝阳东山起, 鸥鹭白沙戏。 轻舟...

  • 白沙之行

    白沙垂柳密, 紫燕几来回。 光影斑驳处, 家园半掩扉。 注:新韵。 白沙指白沙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印象白沙:再见白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sj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