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夜,四下无光,我们穿越黑暗,七弯八拐终于来了;这一夜,四下无光,我们再次穿越黑暗,七拐八弯又将离去。
时间的价值,便在于不停地前行,既不能留住它,也不能催促它,但我们却可以丰满它,让它有些不同。
在中国航天最后的村庄,我们每天早出晚归,每天晚上甚至节假日还要加班,但大家没有一点点怨言,因为每天都能看到自己小小的进步;没有什么比进步更让人开心的事情了,苦和累都是甜蜜的前奏。
不忙的时候,我们也会偶尔跑步到五公里开外的白沙镇上。一个镇子,有这么多人,这么多学校,对于一个偏僻的县城来讲,确实不易。更不易的是,替爱人看望了她大学大学,还受邀与六个语文女老师共进了午餐,创造了人生之中又一个关于吃饭的一个小记录,还真些感慨。
虽然时间不长,但每一个转车的地点,也挡不住一颗好奇的心。哪怕仅仅只是停留一两个小时,也忍不住转一转,看一看。

位于万源城内的红军公园,曾经是无数先辈的浴血之地。虽然陈列馆没有开门,但简简单单地地形,只言片语的介绍,也能稍稍感受多年前的惨烈。
漫步在今日安定祥和的万源城中,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涮着火锅、喝着啤酒,悠闲而自在,真应该倍感珍惜。

又是转车三个小时的间歇,迫不及待的到这座红色城市最著名的景点--遵义会议会址。这个多年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地方,令人心生向往。
即便硝烟早已散去,可历史并没有远去。那一代人,留下的光辉足记还在神州大地继续前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他们那一代人的使命就是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而我们这一代人同样也肩负这代人的使命,更加的繁重、更加的复杂,更加的漫长。
看在展馆内一段段过往的印记,看着娄山关、腊子口的战斗场景,看着各单位在这里开展的活动,总有些莫名奇妙的情愫在不断涌现,却又一直不知道该怎样表达。
当我还想感悟这些红色血脉,了解这些红色故事时,无奈时间已经不太允许,只好继续转车,奔向下一程。

我们现在的地面交通网真的算得上发达,仅仅两个半小时,我又到了千里之外的县城。因为不言而喻的原因,我依然忘记这个县城的名字,我只知道这还是自己第一次来这里。火车站外的广场,修得很有气势,广场对面的山上还修了一些具有当地少数民族特有的标志性建筑。

数千公里,不到二十四小时,坐了两次汽车、两次火车,我已可以看看这里的夜景,可以在这里敲击着这段告别的文字。
用一天的时间来再见,无论距离多么遥远,总能将两点拉成一条线;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说再见,无论将来能否再相见,终究在某一段时间,留下了某一段印记。
再见白沙,不仅仅只是白沙,还有沿途的一路,通通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