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低处看中国教育的即视感

从低处看中国教育的即视感

作者: 静女其姝不如与光同尘 | 来源:发表于2017-01-09 12:10 被阅读0次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这正是作为普通地方院校的我的内心独白。

        你为什么要受教育?你为什么要读书?网上有个段子回答的特别有趣。读书是为了当看到天边飞鸟,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卧槽,好多鸟。”当你失恋时你低吟浅唱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不是千百遍地悲喊:"蓝瘦,香菇!"当然,将此置于现实有人觉得浮夸,有人觉得无聊,其实其段子深意是知识分子在随时随地都应带有一种文人气息,附有一种文人的思绪,更多一种家国情怀。而现在,处于当代教育前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却无不处于迷茫状态中。人大学生的《一名非典型985毕业生的大学简史》的段子火了,《上了985,我才知道自己有多自卑》的作品也红了。无论是985名校还是普通院校,我们都曾对大学充满着满满的期待。我们心心念念自己厌恶什么东西,但自己真正想要的,却无知了!那所谓的文人气息也渐渐消散了!

      西方哲学家的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去哪?"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便是教育巨大的缺失与悲哀!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但当你的意愿连你自己都无可奈何,无尽地沉浸于浮躁的环境中,是否你的内心也会有阵阵松动?努力学习,努力锻炼自己,挣学分,拿奖金是每个大学生所引以为豪的事,于是我又想起了《三傻大闹宝莱坞》的那部电影,主人公兰彻不在意学位是出于热爱才读书,(⊙o⊙)似没有苦读却成绩斐然,最终得到了那只象征卓越者的钢笔。兰彻说:“知道我为什么得第一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而你,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吗?你知道自己要往哪儿去吗?我们为了名次,为了文凭,埋头奋斗,条条框框定义概念都背的滚瓜烂熟,但能真正把理论知识用到实际的又有几个?

         为了分数,我曾刷过很多题,但依然比不过刷遍了的。为了学识,我曾经附庸风雅地装饰自己,但是其书的真正精华我并没有保存。无比仓惶地为了分数而学习,对知识本身不加思索,只问:"这有啥用?"你只是看起来爱读书,你只是拼命努力,却没有深度思考。2016年鲍勃迪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村上春树第11陪跑,有人无奈,有人遗憾,有人觉得可笑。但他只说:“一个好的作家,有作品说话,就足够了。”这就是文人的节操。然而在这个纷纷扬扬拼学识,拼能力,拼颜值的时代,你会说:"然并卵!"

      世界繁杂,我们依然可以活的很简单!你是否能想象:“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在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总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写字楼里永远遇不到的人。"这样的画面,不知融化了多少了文艺青年的心!我依然站在低处,但我有一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心。在浮躁的社会中,我依然坚信:教育可以不为考试,不为高分,不为声誉,不为买弄,只为修心!

从低处看中国教育的即视感

相关文章

  • 从低处看中国教育的即视感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这正是作为普通地方院校的我的内...

  • 2019-01-06

    崩溃的即视感

  • 令人难堪的字眼

    德不配位 就有一种市井争夺的即视感 走,早起 看初雪去

  • 7.4即视感

    分享与失去的种种,感觉对比与即视的直觉,不自嘲,不言语,人生常会有即视感的冲动与冷静。 不争辩,不重复,不过多言语...

  • 幸福的即视感

    我是一个挺现实的人,所以不容易满足,也非常理性,即使是面对需要感性的爱情,因为我总觉得头昏脑热,永远什么问题都搞不...

  • 孤独的即视感

    世界上有那么多孤独的人,如你,如我。

  • 回来的即视感

    刚从美国回来,看着自己的学校,感触良多,学习的话,还是到电气的那个楼吧

  • 从最低处看世界

    文/柴门内外 邻居奶奶笑咪咪的向我道歉,因为她的丝瓜藤攀上了我家厨房的窗户,挡了光线。 我说,不会啊,不挡的。 殊...

  • 精怪之树

    西方魔幻即视感 原图却是这样哒。

  • 天空之美!

    一幅画的即视感,天空总是很美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低处看中国教育的即视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th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