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
成语典故|高山流水

成语典故|高山流水

作者: 池荷新影 | 来源:发表于2022-08-15 05:52 被阅读0次

成语释义:

比喻知己或知音。

成语出处: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

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人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人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

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从船舱中走出,只见一人站在岸边,伯牙当即请他上船,一块喝酒赏月。此人自称是钟子期。

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子期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用琴音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子期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江河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你真是我的知音啊!”

过了一年,伯牙来拜访钟子期,谁知道子期已经不在人世了。伯牙悲痛万分,在子期的墓前弹了一曲后,把琴摔碎,以示失去知音,今后不再弹琴。

相关文章

  • 高山流水

    分享成语典故,“高山流水”的典故最早出现于《列子·汤问》,是指琴声有时像高山,有时又像流水。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想要...

  • 成语典故|高山流水

    成语释义: 比喻知己或知音。 成语出处: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 成语典故

    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这两个成语典故讲的是战国时期蔺相如的故事。完璧归赵说的是蔺相如是赵国的一位上卿,来到壁垒森严...

  • 成语典故

    一字千金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叻过子楚,即后来的秦庄襄王,又把自己的妾赵姬...

  • 成语典故

    一不作,二不休。 唐朝德宗时期,有一支军队在长安叛变,拥立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皇帝。朱沘自称大奏皇帝,拜张光晟为副将...

  • 成语典故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 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如果得到螳螂捕...

  • 成语典故

    一发千钧 西汉时期,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名叫枚乘他擅长写辞作赋。 开始,枚乘在吴王刘濞那里作郎中。刘濞想要反叛朝廷,枚...

  • 成语典故

    1、马革裹尸 2、睚眦必报、火上浇油 3、丰神玉立 4、貌美端庄、性情和善、才貌双全 5、拂袖而去、扫榻相迎 6、...

  • 成语典故

    一日千里 周穆王听说:造父驯马驾车的本领最好,就把他召来。 造父知道周穆王想到遥远的西方运河去,就挑选了八匹好马拉...

  • 成语典故

    一丘之貉 汉宣帝时,有个很有名的人叫杨恽,他是司马迁的外孙,汉昭帝时的丞相杨敞之子。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少年时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语典故|高山流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vq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