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书吗?你会读书吗?
我是不太会的。
我喜欢读书,读的也很杂乱,专业书除外,文学小说、文艺、哲学、科学、心理、医学类的也都要读几本,甚至也着迷过一段网文。书读了好多年,也读了近千本。
可究竟会不会读书呢?这个心里就没底气了,大概是不会的吧。或许是因为读的很浅,读的效率又低了些;或许是因为没有读懂,也没有去思考吧;或许是中了“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毒,粗读的很;或许是我从没有去想过为什么要读书吧?
看到书了就喜欢去摸一摸,看一看。可究竟是习惯,还是喜欢,这个问题我也没认真思考过。是阅读的感觉令人心平气和的舒服,还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是为了增进对世界的了解,还是作为可炫耀的谈资?还是仅仅作为消遣,打发时间?
过去除了一些网文会略看,其他通常先看下序、目录,然后会粗看一遍,择其要点。感觉有所触动时,会从头到尾的再次翻看,慢慢的看、有的甚至会看好几遍。当然,更多的是看过即忘,没有做标注,没有做笔记,没有理解,没有任何输出,更没有思考与反思。都是些不会读书的表现吧。
同时,随着手机越来越多的占据我的注意力,碎片化阅读也成了主要的阅读行为。很多时候是目不暇接的看各类资讯、内容,信息,不假思索的接受各种结论。甚至很多时候信息太多,以至于Feedly、Pocket、为知笔记等工具内也积攒了越来越多的未读。

知识管理理论中有个经典的金字塔结构的知识阶层图,即“数据——> 信息——>知识——>智慧”,重要性逐层提高,代表知识从获取到应用的阶层,也代表着知识真正成为知识,开始有意义。“数据、信息”是低层次的阅读即可获得,而“知识、智慧”则需要高层次的阅读能力才能达到。这套阶层图也适用于读书过程,你又是处于什么知识阶层呢?
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读书也是有境界之分的,可悲的是,很多人包括我,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阅读阶层,还没有入第一重境界,甚至都不知如何去阅读一本书。
大部分时候仅仅把阅读当做了信息获取的方式,虽然阅读过程十分轻松,可所得也甚少。读书过程未多加理解,也未形成自己的知识,智慧。
可又该如何去读书呢?大概“为伊消得人憔悴”便算是入门了吧。读书要读的累,要与作者甚至其他读者有沟通互动,理解作者的意思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写。
虽然我还不太会读书,但很开心遇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郑重的向大家推荐《如何阅读一本书》,一本优秀的,经典的,可操作性很强的如何阅读指南。要读书,从学会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开始。

作者的观点可归纳如下::
- 越主动的阅读效率越高,要带着问题阅读,时时刻刻寻找答案;
- 阅读是要带着目的的,或消遣或获得资讯或增进理解。其中增加理解要成为我们主要的阅读目的;
- 阅读是分层次的,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逐级递进;阅读的最终目标要达到主题阅读;
- 阅读是与作者和自己的沟通过程,要解构再重组;
- 要做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
- 阅读即学习,阅读即成长;
假期了,从学会如何阅读开始吧。
后续会更新读书笔记。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词“如何阅读一本书”,可获得电子版(仅供学习),更建议大家购买纸质版。嗯,我更喜欢纸质书嘛。
推荐书目《如何阅读一本书》,可搭配《学会提问》 、《批判性思维》 一起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