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去学前综合素质班代课。中午吃饭的时候孩子们都踊跃举手,主动要求帮老师分饭。摸着还有点烫手的粥,我有些发怵,担心她们不小心洒到身上,就自己端着一碗一碗送到每个孩子的面前。选出的五个值日生给全班小朋友分餐,我也只让他们端盛着米饭和菜的餐盘。
“唉吆喂,周老师!你整天给人家奶奶们上课都白上了,我看再待几天你就把这些孩子都变成奶奶孩儿了!”韩主任进来看到我端粥打趣地提醒。
“就是啊!我们早就会端了,谁不知道粥是热的呀?!”小朋友好像对我的照顾并不领情。
“别担心周老师,这也得锻炼他们。第一天我和张老师就教了他们端粥的技巧,他们刚开始还经常洒到地上,但是两周后他们都非常熟练了,每天都选五个值日生轮流给全班小朋友端饭,为此他们可开心了。还说现在回家也帮爸爸妈妈弟弟妹妹端饭,爸妈还夸他呢。但是由奶奶照看的小朋友回家基本没有端过饭,都是奶奶端给他,有的还得奶奶一口一口地喂饭才肯吃呢。”
布老师的话让我觉得刚刚自己的做法有点欠妥。不能打破常规,应该让孩子们自己去端。不经意间我一边呼吁家长别把孩子变成奶奶孩儿,一边自己亲手打造着奶奶孩儿。
隔辈爱是公认的世间至爱。我无意丑化奶奶辈,只是奶奶辈走的路长,遇的人多,经的事杂,过了那个不知道害怕的年纪,心变得憔悴,担不起太多的意外和伤害,而变得小心翼翼,以至于束缚了孩子的手脚。
比如,走进教室一眼望去,那几个穿的最多,满头大汗的宝宝准是奶奶孩儿。因为奶奶养大过孩子,知道孩子感冒全家有多遭罪,所以总害怕孩子感冒,就以自己的体感给孩子穿的厚厚的。稍微留意,那几个吃饭慢,穿衣慢,收拾书包慢半拍的孩子基本都是奶奶孩儿。
当然奶奶孩儿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们也有好多优点。比如由于他们接触的家庭成员多,从每个人身获取的知识也多。他们普遍比妈妈孩儿更懂礼貌。他们可能不会用手机下单团饭,但他们知道很多传统节日的时间和由来,饮食知道营养搭配不吃垃圾食品,有的还知道抗日战争胜利时间。相对妈妈孩儿有些知识更全面,这都归功于隔辈家长的功劳,只是动手能力跟不上思维。
作为老师和家长,如果不想让孩子变成一只不会抓老鼠的猫,就别做那个把小鱼送到猫嘴边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