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最模糊的边界——‘隐秘的角落’看人性的善与恶

最模糊的边界——‘隐秘的角落’看人性的善与恶

作者: 蜗牛爬行者 | 来源:发表于2020-06-28 17:14 被阅读0次

(一)

“一起爬山吗”?

最近的热剧“隐秘的角落”让这句话火了起来,与这句话一起出现的视频cut是前一秒都还在微笑关怀,下一秒变脸将岳父岳母推下悬崖的张东升。表面上,这部剧呈现了很多“恶”,有血腥,有暴力,剧中的很多人似乎都有过想致他人于死地的想法动机,甚至行为。由于道德与法律的存在,我们会习惯于用法律与道德的边界来决定善恶好坏的边界。

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就在我们的意识里划分了好人和坏人,善良与丑恶,我小时候看过的所有的影视剧最终都归于这个主题,犯罪题材的电视剧结尾处永远会有几行字幕:xxx因xx罪判处有期徒刑x年,然后镜头转向警察中牺牲的烈士墓碑。

​这样的结局在无形中刻画出了绝对的善恶二分法,一边是无恶不作的犯罪分子,一边是为社会扬善除恶的人民警察,孰善孰恶,一目了然。这样的结局在我当时看来,是大快人心的。

如今我在想,为什么当时的我会有那种大快人心的感觉。现在想来,是因为当时的影视剧里运用的都是脸谱化的写法:好人就是绝对的好人,没有污点没有缺陷,坏人就是彻彻底底的坏,以至于最终看到他们的下场我们不会产生一丝怜悯和同情。

之前看过一位作家说,他认为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的区别之一便是严肃文学里很少见到脸谱化的写作,由于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之分,所以最终是不会让读者从因果报应的大结局中收获爽感,而通俗文学,由于性质和目的不同,最重要的是让读者和观众爽,所以结局一定要是大快人心的,只有那些坏的连一丝好你都记不起来的坏人得到报应你才觉得真的爽。

可是,现实中真的存在那种坏的彻彻底底,好的彻彻底底的人吗?我觉得没有,我也没见过。人际交往,亲密关系,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人性本身就是复杂的。一个再‘好’的人也可能有他不为人知的阴暗面,一个再‘坏’的人可能也有他心存善念的一面。

一个好的影视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绝不会出现一个让你觉得,‘这世间怎么可能有这么好或坏的人’,这样的作品,是远离生活的,可以说,是不符合人性的。相反,它能让你觉得,里面的人,甚至就在你周围,你能时不时与人物产生一些共鸣。

可聪明的作者不这么写,聪明的作者就得让你吃惊,他偏不按照好人一路好到头坏人一路坏到头的写法,他写,坏人悄不愣登干了件好事,好人呢出其不意做了件坏事。他让你看到可能性,让你看到人性边界的模糊性。

我们往往很难界定好事和坏事,一个惯偷,专门偷药店里的药,你可能觉得这人怎么这么坏,最讨厌小偷了,可当你得知他偷药是为了给长年卧床不起的老娘吃了之后,你可能还是觉得他偷东西不对,但是,你不觉得他那么坏了,甚至,有那么一些可怜。事情本质依然是坏事,偷盗,可是事情的目的却能改变我们对此行为的看法和评判。

(二)

这些年的影视作品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非脸谱化写法,我喜欢‘隐秘的角落’就是因为它呈现了人性中好与坏的模糊边界。

观众刚开始在第一集开头看到张东升把岳父岳母推下山崖,在未知全貌时肯定会觉得这男的可真坏,家人都杀害,可我敢肯定,很多人在看到下一幕,他回家做饭和去参加酒席时的遭遇后,便会对他产生了一些同情甚至共情。

他在那个家庭里没有存在感,从他进门到做饭整个过程里,没有人关心他也没有人给他一个微笑,后来酒席上的遭遇可想而知不是第一次了,没有人看得起他,在世俗的眼光下,他的数学才华和智商不过就是狗屁,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loser。

往往这样缺乏存在感和关注的人,都会是一种讨好型人格,他们会努力讨好身边的人,就像张东升,就像朱朝阳,张的讨好就是他对家人好声好气他回家做饭做菜,他希望用他的讨好来换来别人对他的关注和爱。朱的讨好便是提高成绩,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之前看教育心理学,里面说,有些小孩子会把父母离异的原因归咎到他们自己身上,所以那些孩子要么就是好好学习要么就是特别懂事,他们觉得自己这样了父母就会重归于好。朱就是这一类小孩。

把他们俩放在一起,是因为我觉得他们有很多共同点。分析朱很多来源于原生家庭角度,由于影片和小说里对张的原生家庭没有交代,所以统一说我们就说是影片中呈现出来的他们的经历。

佛家总说因果,有因必有果,反过来亦成立。我前不久看蒋勋说过一段话,觉得有些意思。他说他从前总有些看不惯的人,他后来想了个法子,一旦生活里有些他不喜欢的人,他就在小说里写他们,在写他们的过程里,他就会写道这个人怎么样怎么样,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里,有什么样的经历,所以他形成一种什么样的性格,做了什么样的事情。这么一写,他便觉得他们没那么讨厌了。

仔细想来的确如此,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去做什么事情,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当我们去努力分析那个因的时候,可能最终依然无法改变我们对他的整体看法,但是或许会多一些理解与包容。

(三)

拿张举例来说,他的自负来源于他自诩的数学才华,他的自卑来源于周遭对他的评价,特别是家人,还有他不被爱。心理学说,人有两个评价机制,内部评价系统和外部评价系统,就是我们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但是这两者也会互相影响。

自卑的人大多是外部评价系统占主导的人。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真的在很多时候对张产生了一些同情甚至共鸣。

他和朝阳一样,都是孤独的人,他们没有朋友,大多数时候一个人独处。他们渴望陪伴,内心的保护机制却又让他们格外敏感防范,以至于一旦发现信任有一丝丝被背叛的可能,他们就立马收回所有善意,展现出人性中恶的一面。

那种敏感和脆弱,真的让人心疼。他们坏吗?至少你在看到朝阳最开始喊他们一起来吃海鲜大餐,他们在马路上欢快地奔跑时,你在看到张东升收留普普和严良,给普普买儿童套餐时,他们眼里的确是真情和善意。剧里,我最想留住的一刻,就是他们四个坐在一起吃薯条汉堡的时候,在张说出那句‘我想重新开始’之前,我愿意相信那时候的他们是放下了恶意的。

只是他们多疑极端的性格让他们在付出善意和信任后,特别敏感和害怕别人辜负他们的善意和信任,心理学上说,是因为自卑人格里他们的潜意识里面觉得自己不值得不配得到别人的关怀和善意,所以当有一丝自己被背叛的可能性发生时,他们更愿意相信别人已经背叛了自己,因为这样符合他们潜意识里的期待,或者说,也符合他们经历过的背叛。

他们最终作出的选择都是,我得不到的,那我就要毁灭。

这是一种看似很变态扭曲的心理,得不到的何不就放下,何必毁灭,佛家说的最多的就是放下我执,它把人世间很多的痛苦都归咎于我们的执念,爱情也好,金钱权力也好,执念使人痴,贪,嗔,疯,魔。

细想这句话,其实感受到的是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无力。我们现在是旁观者的视角,游离在人物之外在看他们,会觉得多么的不理智。

可当我们试图进入人物本身去体会,他们会觉得他们把自己所能给予的信任和善意都给那些人了,可得到的却是背叛。我们之所以总说在生活中要提防那些极端的人,就是因为他们的付出和毁灭都是极致型的,对人好,就是掏心掏肺恨不得所有都给你的好,然而你一丝做得不好或让他觉得可能背叛他的时候,他们就会说,我什么都给你了,你却对我这样。

我不想说这些人都是变态都是坏人,他们的确心理都有疾病,他们的自卑人格让他们容易有一种心理平衡的需求,就是,我不好了,我也不让你好过。这其实也是一种长期情绪压抑下的结果,一旦爆发就都是极致的爆发。

当我们对每一个结果都去追溯原因的时候,就会发现追溯一层又一层了以后,你会发现你不知道可以去责备谁。

张东升这样,如果只看表面,都怪他自己,可是再往里追溯一层,是他所受到遭遇,那他的家人就是坏的根源吗?也不是,他的妻子不爱他,爱与不爱无所谓对错,那些嘲笑他混得不好的人是根源吗?也不是,他们也是受到了社会定义的世俗成败的影响,那我们所处的社会是根源吗?也不能说是,因为社会就是由人组成的群体。

或许就没有一个唯一的最终根源,一个结果就是由无数个因导致。

(四)

很多我们所熟知的道理,换位思考也好,理解包容也好,说来容易,实践起来真的不容易。

我没有能像蒋勋老师那样把我所不能理解的人写在小说里的能力,但是也在努力去跳出自己的视角去看待一些人或事。

做到这些,首先要清楚的就是人性不是非好即坏的,诚实地说,每个人内心都会有阴暗角落,哪怕一点点。

同样,谁的内心里没有过童话呢?张东升有,朱朝阳也有。他们也曾经希望过或体会过爱与被爱。

如果你经历的生活一直不停地在提醒你,童话是假的,人心是恶的,谁能保证自己不是下一个张东升,朱朝阳?

我不能。

那些一直能怀有童话梦甚至能把生活过成童话的人,是幸运的。

by 牛非衣

相关文章

  • 最模糊的边界——‘隐秘的角落’看人性的善与恶

    (一) “一起爬山吗”? 最近的热剧“隐秘的角落”让这句话火了起来,与这句话一起出现的视频cut是前一秒都还在微笑...

  • 《隐秘的角落》住着《坏小孩》:人性的善与恶,现实与童话

    刚刚过去的六月,有部网剧刷爆朋友圈,引发持续大讨论。 “一起爬山吗?” “我还有机会吗?” “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

  • 《隐秘的角落》(二)——关于人性的恶

    2020年7月15日 星期三 晴 最近几年有几部特别火的电视剧《潜伏》、《甄嬛传》等,无论是抗日题材还是清宫剧,其...

  • 善与恶的边界

    1. 最近媒体界发生了一些事,具体的就不说了。 但是大逻辑是共通的,就是有人说了很不合适的话,目的是为了蹭流量,然...

  • 觉察日记:其乐无穷

    人性之善还是人性之恶?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人无穷。 当我的核心信念从“人性之善”转为“人性之恶”,我发现我的精...

  • 人性的善与恶

    人性本善还是恶,这个议题争论不休。我一直的观点都是人性本恶,只是苦于怕得罪人的想法,同时又让别人以为我悲观的思维,...

  • 人性的善与恶

    人之初,性本善!人,有善的力量也有恶的欲望,人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之所以会出现人性的黑暗莫过于名、利、情、欲、...

  • 人性的善与恶

    这则新闻,这起悲剧本该不因发生,可是。。。 一位年仅21岁的空姐,深夜打车时,被一名滴滴司机残忍杀害,抛尸荒野。一...

  • 人性的善与恶

    看过电影《动物世界》后,对影片中大boss安德森在名为“命运号”的轮船上所说的话印象深刻:诸位,在这里没有国别,没...

  • 《人性的善与恶》

    影评-《东方列车谋杀案》 《东方列车谋杀案》的电影是由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的侦探悬疑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模糊的边界——‘隐秘的角落’看人性的善与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pw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