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日志,取名《点滴的力量》,记叙了送孩子上校车时,目睹接车老师关注孩子们的行为细节,不失时机地给予孩子们一些善意的教化的情景,以及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不想,后来这篇文章被学校其他老师看到了(当然是作为一个正面事例),继而辗转也被那位当事老师知晓。通过文字传递出的信息,他当然能够感受到我对他的行为的认可和敬意……一学期很快就结束了,校车接车老师也做了更换,和那位被我赞美的老师也几乎没了什么交集……
上学期,孩子的班主任因为有事,学校恰巧安排之前提到的那位校车老师来担任几天临时班主任,令我意外的事,他在教育儿子班级的孩子们时郑重地提到了几年前我写的那篇关于他的文章。儿子回来描述给我听,却深深地触动了我,其一,几年前我也仅仅是随感而发,信手写了一篇日志,本意是写给自己的,并不曾想当事人本人能够看到,可是这篇日志却对当事人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令他历历在目、难以忘怀,而且我坚信这种影响一定是正面的,鼓舞着他继续以平凡之举教化着身边更多的孩子,因为他感受到了平凡之举背后不平凡的意义,人们的肯定令他更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其二,中国文化提倡温婉、内敛、含蓄,因此很多时候会羞于直接向对方表达内心的感受,更多地把所思所想埋在内心深处……但如果总是这样,在我看来,其实倒平添了无数遗憾。遗憾的不仅在于没有让对方知道你对他在这一刻的看法与评价,更遗憾的是,没有让对方感受到他的言行引发了第二个人的共鸣,引发了第二个人的关注,还有人对此感到认同……这种存在感,比隔着屏幕发朋友圈要爽很多,这种存在感,正是最朴素的个人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来源。

工作与生活中,可能我们已经习惯于——
父母张罗的晚饭,我们很少说“爸妈,谢谢你们给我做饭,今天的***菜真好吃”;
同事尽己所能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很少会说“你给我的帮助太重要了,你真给力”;
领导审核时指正了自己的错误,我们很少说“领导您工作中的细致严谨,令我敬佩,也对我启发很大”;
下属撰写了专业性的报告供我们决策,我们很少说“能拿出这些专业分析,你很用心,而且对我很有价值,你做得很棒”;
……
不久前,和项目中的一位美女聊天,她决定离开目前的城市,把目前的工作告一段落,回故乡发展。我问她:这份工作,做得还开心吗?她说:因为公司气氛和谐,所有的同事都对她很关照,所以心存感谢。
于是,我特别激动地说道:在你离开之前,不妨去和他们说几句,让你心存感谢的这些人真真切切、直截了当地感受到你的感谢,这样做不仅让你表达了自我,也让对方确认自我的价值,这样有意义的事太需要更多的人去行动和尝试了。
因此,如果有想说的话,不妨好好说出来:
对他人的付出,说声感谢;
对他人的出彩,道声祝贺;
对他人的不顺,表达问候……
真诚的语言,即便朴实,也会在心灵之间架起一座互通的桥梁
真诚的语言,即便朴实,也能传递并放大关爱的力量
所以,有话,咱就好好说吧!
【郭致星原创】【欢迎转发,严禁转载】【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