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洗脚的时候,一看到脚背上的伤疤,我总会忆起上高中的那些时光,也一定会想起我的班主任张老师。
张老师是我们的数学老师,一直陪伴了我们高中三年的时光。记忆中张老师几乎没什么明显的特征,三十出头,个头不高也不矮。天天一副淳朴得像农民的样子的扮着,咧着个嘴巴,逢人就一脸笑呵呵的,仿佛心里头装着很多很多的喜事,一下子高兴不过来似的。

记得高二的上半学期的一次体育课,体育老师安排练习鞍马。愚笨的技巧掌握能力一直是我的特征,轮到我跳跃时,结果提前用力弯腰,加上同学保护不到位,硬生生的从鞍马器具上栽了下来,右脚背正好敲在鞍马器具的一个角上,敲出了一个窟窿,鲜血淋漓。同学们急忙把我送到校医务室,涂了点红药水,包扎了一下。
正在别班上课的班主任张老师听闻我受伤后,暂停了讲课,急匆匆的跑到了医务室。虽然十一月初的天有点冷了,只见张老师满头大汗,喘着粗气,一脸的紧张,不时的和医生说着些什么,后来看看我平静没事了,就和同学们一起帮我搀扶到宿舍休息。

因为下学期就要会考分班了,担心落下功课。受伤后的前几天,我还坚持一拐一瘸的去上课和晚自习。张老师每次在教室一看到我,就会跑到我身边,一口气问很多的问题,问伤口怎么样?有没有结疤?去医务室换药了吗?还叮嘱同寝室的同学照顾好我。
不幸的是,或许是一个十七岁的孩子还年轻不懂的如何照顾自己,或许是吃了一些不合适的食物,后来伤口居然发炎了,肿的很厉害,脚也下不了地,无法再去上课、自修了。父母又不在身边,那时候也没有电话,父母甚至根本不知道我受伤了。每当同学们都兴高采烈的上课去了,留下一个孤单单的我呆在宿舍里,想想明年的会考和分班,眼泪禁不住直刷刷的掉了下来。
因为无法行走,接下来的日子,我只能呆在宿舍里复习、自学,晚上看同学们带回来的笔记,听他们讲课堂的内容,向他们请教。张老师一遇到没有课的时候,都会来宿舍看望我,陪我说说话,安慰我,还给我补课,讲解我不明白的地方。还问我生活费够吗?不够先拿点去用吧,有时候还亲自去食堂打菜给我。
因为天冷,又只能光脚穿拖鞋,伤口就越来越严重,渐渐脓化了。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坐在张老师的自行车后面,去县人民医院治疗。张老师推着他的老式自行车,我坐在后面,连续一周,他每天陪我去人民医院打针,换药,包扎。
期间,幸好在县城帮远房亲戚做家政的奶奶来学校看了我。于是我就让她回了趟家,告诉我父母我脚扭伤了,所以没有回家,不过现在已经好了,叫他们不用为我担心,顺便带一些生活费过来。再后来,伤口就慢慢结疤愈合了,就这样来来去去,熬过了三个来月光景,一直快到了期末考试。
庆幸的是,那年的期末考试我考的还可以,虽然生物和化学因为没去上课,成绩差了一点。而其它如语文等课的成绩都还不错,而数学居然还得了满分。考试结束后,脚上的伤口也完全好了,只是留下了一个鸡蛋般大的伤疤。我想或许是因这次受伤,因为这次考试,才促使我在下一个学期分班时,我选择了理科,没有选择去文科班,而高三时候的班主任依然是张老师。
一眨眼三十年过去了,有时候看到脚背上的伤疤,我也会感慨那时候的年轻无知,一个不经意的选择就决定了现在的人生。而每每想起张老师的旧时笑貌,心里头一直都是暖暖的。工作后,也不时的和张老师有些联系,报告一些近况。张老师还是乐哈哈的,听了什么都说,不错不错,慢慢努力。后来有了同学QQ、微信群,联系就更方便了。每逢群里说起,某某同学取得了优异的业绩,总会出现张老师的鼓掌和喝彩声,言语中,仿佛就像他自己的孩子得了大奖一样的开心。
有时我也会和一些年轻人说起这些陈年往事,奇怪的是他们总是一脸的平静,甚至带有一些不屑。说这不是理所当然的麽,再说学校、老师还有责任呢!尴尬的我只能是耸耸肩膀,说我们一代和你们年轻人不一样的思想。对我们一代人来说,老师就是半个父母亲,一个人远离了家去求学,是老师他(她)们给了我们每一个学生家一样的关怀和温暖。
回忆过往,我的心里头总是有很多的温暖和感怀。一个人,在陌生的人群中行走,心中多了一份情;多了一份爱;多一些感恩,人生路上,也不再觉得寂寞和遥远,不是吗?
~全文终~
茶清香飘(叶明增)
(所有文章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写于2017年4月19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