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宫里那边,快去人!”
“令禁军守好宫门,太子呢?太子可在偏殿候着?”
“是是是。”
大内紫禁城一片嘈杂,独独李隆基的寝殿十分安静。
宫灯暖帐,这位创下开元天宝盛世的皇帝安静的躺着,他知道自己快要撑不住了。
杨玉环坐在龙榻之侧,牵着李隆基的手,一双秋水含波的眼睛微微泛红,玉颜始终带着勉强的笑意,“三郎…”
“玉环…”李隆基拉着她,“朕,快要不行了。”
“三郎,人各有命,玉环明白。只是我们曾经盟誓,若非死别,绝不生离。如今你若去了,留玉环一个人做什么。”
“玉环。”李隆基摇摇头,“太子登基,必定会着手剪除杨氏一组,但你不必担心,朕会留遗诏给他,让他不许生事。杨国忠好歹只是刚上任一年的宰相,贪污受贿,也没有闹出天去。至于安禄山,朕会削去他的官爵废为庶人。免得到太子时他心里不服气。”
“陛下英明。” 杨玉环只是静静看着他,天子威严至圣,其他人又如何能够左右。
李隆基看着她,“朕有时候会想起曾祖太宗皇帝,一世英名倍受赞誉,流芳千古。朕,也想与他一样。”
“那是自然。” 杨玉环忍不住落了泪,“陛下一生,为大唐社稷尽心尽力,挽朝政于危时,还一手开创了如今的太平盛景,后世也定会赞颂于您。”
李隆基笑了,“朕最近总是做梦,梦见安禄山起兵谋反,兵至潼关,当时只要哥舒翰守住,他便前后受敌翻不起风浪。可朕不知为何,竟会糊涂到让大将放弃险关要碍出城迎敌。最后导致自己出逃成都,狼狈不堪。” 李隆基顿了顿,“最后,还搭上了你。几路人马以谋反想要挟,定要朕杀了你,朕实在是!咳…咳咳…”
“三郎,三郎别气。” 杨玉环急忙给他顺了顺,“即是梦境,当不得真的,三郎只管安排好了就是。”
李隆基点点头,“太子已年近而立,可以接掌大统了,朕也可以安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