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万物生发,生机盎然,人体的肝脏也如草木一样,在春季时节更加活跃。所以春天也是养肝护肝的好时节。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毒解毒器官,肝脏受损,也会影响到身体的其他机能。
肝脏是一个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早期出现问题的时候很难被察觉,所以肝健康问题经常被人们忽略。
其实,肝脏不好,身体可能会出现以下4个征兆!
皮肤变得晦暗干燥
熬夜以及长期压力大,长期不护肤也会导致肤色蜡黄干燥,但是如果皮肤出现晦暗干燥,出现蜘蛛痣,眼部或者身体的某个部位突然瘙痒等情况,就要注意是不是肝损伤了。
肝脏受损,身体的血液循环效率可能会降低,面部是毛细血管分部较多的部位,如果血液循环不畅,毛细血管可能受损,造成大量小型的血凝淤堵,面部就会出现晦暗、干燥的状态,这种病症也被称为“肝病面容”。通常会伴随着皮肤发黄,眼球发黄等症状。

更容易疲劳
气血虚弱的人群日常会感到疲劳、无力,一整天蔫蔫的,肝脏受损的人群也会有这些症状。

这叫做“肝性疲劳”,肝脏受损可能导致身体炎症频发以及代谢异常,这是造成人体感到虚弱的重要原因。
如果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到无力,疲乏,还是尽早前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尿液颜色变深且频繁出现
每个人一天所需摄入的水分应该在2000ml左右,喝水较少,尿液的颜色会变深,但是如果喝水量正常,尿液的颜色还是棕色或者深黄色的状态,就需要留意了。
肝脏受损,身体的胆红素浓度升高,胆红素会通过身体代谢系统流出,如果尿液变为深色,可能意味着胆红素含量较高,也可以反推出肝脏受到了一定损伤。
身体水肿或体液潴留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是肝细胞长期受损后容易出现的病症。如果出现这两种症状,说明肝脏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静脉压力增加,体液大多会在腹部,腿部积聚,形成液体潴留和水肿的现象。
出现身体水肿及体液潴留的情况,一定要到医院做检查及治疗。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如何养肝护肝,这几类行为日常要注意规避。
日常伤肝的行为有哪些
1.熬夜
“月亮不睡你不睡,你是熬夜小宝贝。”熬夜不仅容易变老,还会脱发、伤肝。

经常熬夜,容易导致肝细胞供血不足,破坏原有的细胞结构,增加肝脏损伤的风险。
2.过量饮酒
肝脏是人体的代谢器官之一,经常喝酒,会加重肝脏代谢酒精的负担。肝脏本身也会受到酒精的刺激,继而诱发酒精性肝炎,导致脂肪肝等。
3.经常生气
气大伤肝,研究发现,经常生气的人,患肝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8倍。

肝主情志,经常生气,会造成肝气郁结,导致肝脏受损。
所以要学会情绪管理,摆正心态,也可以通过倾诉,听音乐,运动等形式来舒缓情绪。
养肝护肝,需要良好的生活习惯,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一点,警惕肝脏受损的先兆身体出现不适或相关症状就及时就医,守护肝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