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书,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应该说这本书适合夏日午后,消遣时翻翻,而绝不适合正经来读,花钱买书其实emmmm,没有太大必要。看电影我绝对是来者不拒,但看书我还是有那么点挑剔的。文章千古事,既然著书立说,就该先正身正己,立身不正之人,写出道德文章又有什么意思,不过是假道学伪君子。
话说回来,时代洪流朝向哪边,其实身在局中并不能尽知,古往今来文人的悲哀大多在此。有时候选对了是走运,选错了,也就一锤定音,再也没什么好说的。
《今生今世》看了一半,我的心情是这样的:真是哔了狗了。不过文笔确实不错,才气之说,古人诚不欺我。感觉这样的文字才是一个真正的汉奸,或许说汉奸并不准确,因为似乎他并没有主观的选择去做什么。就像面对每一个女人,他从没有主动选择过不要。书中不止一次地写“直见性命”,但其实他的文字并没有,反倒给人一种悠然漫长,不急不缓的姿态,似乎高高在上,从没有落下过凡尘。
只有一处,说是初到武汉的时候,有一次赶上空袭,尸体遍地,来不及跑开便又有炸弹下来,那时候只来得及叫一声“爱玲”。然后写旧小说里,写到这种境地会叫一声“吾命休矣”,“苦也”。只这一处,有了那么一点“直见性命”的意思,但也就只那么一点点。
说真的,书中文字,清高寡淡,细品之下是真不如张爱玲许多,有人说台湾对他这本书的评价两极分化,依我看,并不见得真如何,评论多也是浪费。不过看书而已,也是见仁见智,也可能我先入为主。对这样的人,总是提不起兴趣,倒不是可惜谁,只是不能明白吧。“春江水沉沉,上有双竹林。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用来说胡兰成,最是贴切不过。这种魅力,恐怕也只有亲见亲识方能尽信。
八个女人成了一本书,也成了胡兰成的一生。最初有凤来仪时,他还叫蕊生,后来跑路化名张嘉仪,最后写书时人已经老了,还叫回胡兰成。其实仔细想想,作为一名业余文字工作者,我心里是羡慕的。将来等我老了,最好也把生命中出现过的男人编成一本书,给他们都差不多一样的篇幅,谁也不能多,谁也不能少,因为,我不做选择。哦,我的张爱玲也许会有些不同,毕竟她占了一整章呢。我的爱玲,会比我才气更高,比我更直面悲欢,比我更“直见性命”,然后我终会抛弃他,终会把他写成我书中的与众不同又令人难忘的章。虽然至今我依然不认识他,以及他们中的绝大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