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6《学过向学生借智慧》读后感(2)——因为“预见”,所以“遇见”

6《学过向学生借智慧》读后感(2)——因为“预见”,所以“遇见”

作者: 娱夕 | 来源:发表于2019-02-02 20:03 被阅读0次

    先学,让学生可以自己先发现新知识,感受新方法,创造新思维。先学之后,学生带着渴望心态、学习主见、各种问题、研究心态走进课堂的那一瞬间,意味着我们会在课堂上有更美好的遇见!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常常会用到让学习自学的学习任务,以此来完成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以学生为主”,突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话是这么说,事是这么做都没错,但是错就错在,当我们的任务要求预设得时常会不合理,而这样的不合理安排会导致教师的主导地位遁于无形,课堂零落,只见热闹不见高效。因此,在备课中,我们应当看到课堂之后的儿童,设计合理的问题引导或自学任务,有了合适的预设,才能在真正的课堂中拥有最完美的遇见。

    前置性学习任务,是指在教学正式展开前,帮助学生预习、交流和自主进行学习建构,是建立在学生的潜在经验、潜在资源、个体差异基础上针对学生独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任务。在此之前,我只觉得前置性的学习任务只是合适的问题引导,完成书本自学任务与课堂之间的有效衔接,提炼出书本上最精华的知识点,而且这个知识点是学生通过自学能够看懂的。而今,发现它的作用远不止此,好的前置任务在自主内化部分简单的学习任务同时,还让学生在正式课堂学习前有一个准备的心理状态,把起点能力变成学习期待能力,并把疑难问题带进课堂与同伴分享,真正以任务的形式促进学习的有效发生。

      因此,在设计前置性学习任务时要注意5点:1.指向明确;2.层次清晰;3.内容有弹性;4.方法多样化;5.呈现有趣味。而类型的设计包括5种基本形态的“助学单”:探学式、操作式、练思式、梳理式、活动式。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白不同的类型有共同性,又有不同之处。

      对照此章,我在最近一次的公开课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就采用了前置性学习任务的自学单。彼时采用自学单并没有考虑这么多,最初只是考虑到关于分数的定义、各部分名称、分数的由来内容比较简单,并不需要教师过多地讲解,同时也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免感觉整节课都是教师一直在说。对照本章内容,回想教学片段,自学的内容设计实在是有所欠缺,在学生自学分数的定义、各部分名称、分数的由来与产生,在反馈中以:你知道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反问学生,学生在反馈中,只是简单地按照自学单上的内容进行复述,并没有让学生意识到:要解决老师的问题,除了看书,还需要思考,而且是深透的思考🤔 。在解决分数重点时都是都过教师进行深一步的讲解的,这也足以说明教师的自学单的问题设计没有引领前置学习的过程,也没有达到收获预学困惑,加强前置学习辅导的目的。如果再让我上一次这节课,还是以自学单的方式进行学习,那么此次的自学单我又该如何设计呢?

前置任务样例:三下《分一分(一)》(分数的初步认识)

【说一说】

1.关于分数,你知道了些什么?

——知识探底,了解基础认知

2.你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吗?与分数各部分结构有什么联系?

【试一试】你知道哪些学过的图形?可以试着找找它们的1/2吗?

——探究概念理解

【问一问】关于分数,你还有哪些问题想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

      这样的案例修改只是纯属我个人根据已经试过的教学实践所臆想的,并没有通过实践的证明,也不知道这样的修改是否符合教学班级的实际情况,具体情况还需要通过实际证明,秉承“求真务实”。

      总之,只有多思考才能将理论成果运用于实践,而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希望,这样伟大的预见,能够让课堂有更好地遇见!

6《学过向学生借智慧》读后感(2)——因为“预见”,所以“遇见” 6《学过向学生借智慧》读后感(2)——因为“预见”,所以“遇见” 6《学过向学生借智慧》读后感(2)——因为“预见”,所以“遇见” 6《学过向学生借智慧》读后感(2)——因为“预见”,所以“遇见” 6《学过向学生借智慧》读后感(2)——因为“预见”,所以“遇见” 6《学过向学生借智慧》读后感(2)——因为“预见”,所以“遇见” 6《学过向学生借智慧》读后感(2)——因为“预见”,所以“遇见” 6《学过向学生借智慧》读后感(2)——因为“预见”,所以“遇见”

相关文章

  • 6《学过向学生借智慧》读后感(2)——因为“预见”,所以“遇见”

    先学,让学生可以自己先发现新知识,感受新方法,创造新思维。先学之后,学生带着渴望心态、学习主见、各种问题、研...

  • 因为预见所以遇见

    缘起 最开始接触到安利,缘起于我亲爱的小寒老师,我们相识时间不算长,但彼此惺惺相惜。小寒老师的慢食课程将我从减肥的...

  • 绘生活(因为遇见所以预见)

    一直在寻找绘画学习的课程,11月中旬偶然的一次,我在cctalk的首页看到Cheer老师的免费公开课,心里激动...

  • 预见,所以遇见

    8月25日-26日,两天一夜的五维教练领导力课程结束了,在此写下第一篇简书,记录下我的一些感受,希望对还在犹...

  • 向历史借智慧2

    【原文】——摘自《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

  • 遇见

    因为预见,所以遇见。以时间为尺度,精进向前,为遇见更好的你。

  • 因为预见才会遇见

    想写一段文字,对于自己是鼓起勇气。因为总感觉文无章法,至于思路,结构更谈不上。之所以要写,是因为关注了很久“简书”...

  • 预见遇见文化作者招募-青春文学杂志《预见遇见》-网络实体杂志-文

    预见遇见文化 预见遇见杂志社 预见遇见出版社 预见遇见实体杂志 青春文学 青春杂志 预见遇见文学社 预见遇见管理招...

  • 向“没有”借智慧。

    微笑的力量第十四天 这就是“微笑的力量。”一个微笑,可以带给人温暖,可以带给人安慰,可以带给人一天的好心情。 这就...

  • 向婴儿借智慧

    的确,他的天真,他的稚嫩,他的敏感,在我们眼里是不聪慧、不睿智的,但,历经社会洗礼的你,经验、阅历异常丰富的你,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学过向学生借智慧》读后感(2)——因为“预见”,所以“遇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aj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