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知道“贵人”含义的那一天起,就特别渴望能遇到贵人。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物质贫乏,眼界狭窄。
大概是二、三年级时,学校发了一本《小学生作文范例》。我在里面的一篇文章里,读到一个闹人的孩子跟奶奶吵着:“我要吃奶油蛋糕!我要吃奶油蛋糕!”
我的眼睛定格在“奶油蛋糕”几个字上,极力想象那到底是怎样美味可口的一种食物?有这种食物的世界,该会是怎样一种繁华?内心对那个世界产生一种朦胧的向往。
我有个二伯在市里工作,每次回来,都是村里的新闻。
二伯像是衣锦还乡,大人小孩、老少爷儿们都会去围观,无论他讲什么与城市有关的话题,我们都觉得特别新鲜、有趣,听得兴致勃勃。
有个堂姑,也去了市里工作。
她每次回来,都穿得干净漂亮,不常被风吹日晒的皮肤,呈现出象牙般的莹润光泽。
堂姑柔声细语地说话,一举手,一投足,都能让人嗅到来自大城市的文明气息,间接体会到城市与农村的天壤之别。
我听大人讲过不少那种传奇故事,谁谁遇到一个贵人,从此飞黄腾达,改变了命运。
然后,我就特别渴望也能遇到这种贵人,不求飞黄腾达,但求能将我带出落后闭塞的农村,走到外面宽阔光明的世界。
我问我爸,我们家在城市里有没有什么亲戚,他说没有。后来想了想,说在某市钢铁厂,倒是有一个亲戚。我的心底闪出一丝光。
我爸接着说:“多少年都不联系了。”那丝光黯淡了下去。
我跟我爸说,我将来不想在农村生活,想去城市。
我爸说:“那你就好好读书,这对于咱家,是唯一可能的路。”
我听信了我爸的话,将书籍当成唯一的稻草。
一路从农村小学,读到县城中学,再到省城大学。书籍,终于将我带离农村,改变了一个农家孩子的命运。
毕业工作后,扔下学校的课本,便不怎么读书了。
按理说,工作已经让我安身立命,从此,只需努力工作、好好生活,就这么一直生活下去,就很完美了。
然而,我错了,工作并没有带给我想象中的快乐感、归宿感。
工作之余,常常感觉心底空落落的,总觉得不安、不踏实,隐隐觉得,当前的工作,并不是我奋斗的目标,更不是终点。
至于什么才是?我不知道。什么事可以让我永远为之热血沸腾、激情满满?我不知道。
交友、聚餐、游玩,都无法缓解这种焦虑感。甚至有时越狂欢,落幕后的那种空虚就越庞大。
茫然中,我又一次捧起了书本。
仿佛久旱逢甘霖,我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在书籍中寻找所需要的答案。
而书籍,再一次以贵人的姿态拯救了我,它不仅慰藉了我的心灵,也给我指明了新的前行方向——让我拿起笔,走上我所挚爱的写作之路。
如果说,每个人都有机会遇到自己生命中的贵人,那我相信,我已经遇到了。
我生命中的贵人就是——书籍。谢谢你,书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