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常宁罗桥石湾里蒋氏家族历史与传承
一、迁徙与支脉发展
常宁罗桥石湾里蒋氏属东汉金华侯蒋颖后裔,其直系始祖为元代贡生万三郎。据族谱记载,万三郎于元至顺年间(1330-1333年)从浙江迁居江西吉安府安福县换常乡六都,其子德重于元辛未科(1331年)中进士,授广西桂林知府,任满归乡途中因兵变滞留永州,遂定居于永州府小西门齐贤坊。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德重后裔被编入零陵县东隅里户籍。
至第三代,天祐、天祥、天祚三兄弟分支繁衍。天祥之子可仁、可智后裔迁居全州;天祐之孙彦祥、彦祯、彦祚则于明代迁至零陵孝悌乡三坵田筑源头(今梳子铺乡金花村蒋家大院)开基,此后支脉扩散至广西兴安、四川大足、岳池;永州的宁远、道县、新田多地及衡阳常宁。
其中,第五十八世祖宏成、宏政兄弟由江西泰和迁至常宁罗桥石湾里定居,形成当地蒋氏主脉。截至2024年,该支系已传十六代,人口近300人,聚居常宁石湾里及桂阳唐仁岗。
二、族谱修纂与传承
石湾里蒋氏自清末起重视族谱编修:
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明祭祖期间,零陵三坵田蒋氏联合散居各地的支脉启动首次通谱编修,历时四年完成。常宁县王家坪元良、元玉、廷连,逢禄,常宁县石湾里元庆,常宁县黄泥冲作武
参与。民国三十年(1941年):族绅休珊倡议续修,主修人逢霖等人克服战乱困难,于同年冬完成编纂。常宁县逢高、逄盛参与。
现代续谱:因旧谱散佚,石湾里族人于近年赴桂阳寻回支脉旧谱并复刻,确保谱系延续。
三、宗祠建设与文化凝聚
宏成、宏政兄弟为常宁支脉开基祖,其后代于2018年合力重建宗祠。此次建祠由八户族人集资,人均捐款超万元,彰显家族凝聚力。宗祠不仅是祭祀场所,更成为传承孝悌忠信祖训的核心载体。
四、辈分体系与统一规范
该支辈分历经调整以统合各房:
原字辈(万三郎后):万德天可(单名)→彦→已自应→仲云昌宏→其一芳元→廷逢作聘→官建祖学→金声玉振。
通谱新订字辈(64字):以“先崇尊敬”为首,涵盖忠孝伦理、家国昌盛等主题。衔接规则:旧谱中“官建祖学”对应新谱“先崇尊敬”,后续世代按新字辈递推,兼顾传统与统一。
附注:零陵三坵田蒋氏宗族至今延续清明祭祖传统,每年举办盛大典礼,通过舞龙、焚香、族谱查询等环节强化血脉联系,金花蒋家大院作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既是家族历史见证,亦为湘南古村落文化典范。——来源:常宁罗桥石湾里蒋氏族谱,整理/蒋六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