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觉省
手机上又提示我更新微信客户端了,在我更新完之后发现微信多了几个小表情,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捂脸”,微信更新之后,这个表情便很快的占据了我聊天过程中很重要的位置,它也似乎很快的取代了以前的“笑cry”好像一夜之间所有的人都摒弃之前用习惯的小表情,来适应这个看似普通却在微信聊天中不可替代的表情。
大概我也是很快就适应了使用这个小表情,在聊天的过程中使用它的频率远远大于我使用“笑cry”的表情,似乎所以和朋友聊天的过程中都频繁性的使用它,但是我都忽略了一个问题,要是没有这些表情,我们说的话还能达到我们想表达的意思吗?
“我早上被保安骂了,好伤心。”早上一起来,我就看室友在群里发了这么一句话,当时很迷糊的回了一个字:“啥?”,她就说早上没带饭卡进图书馆,回去拿太麻烦,想混进去结果被保安发现被骂了,心里面很难过。弄清事情原委后我就说了一句:“是你自己不带卡,还怪别人,人家也只是敬业。”发完之后也没有想起来用我常用的那个“捂脸”的小表情来为我这句话进行一个结尾便下床洗漱去了。
洗漱完回来就看见她给我发的私信就说:“我并没有怨保安的意思,只是说说笑笑而已,但是你的那句话是真的让我的心情不好了起来。”我当时就想:“我也是开开玩笑,难道我没有带那个表情就代表我真的在怪她吗?”最后我还是把话说明白,告诉她我真的只是开开玩笑,要是带上那个小表情就不一样,当时只是忘了加,她说很羡慕我这样的性格,像个汉子一样,有点没心没肺的,她就比较敏感了,我对她说其实我也会为了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想得太多让自己难过,只是后来想多了就难受也就不去在意那些了,她不曾知道我以前也是一个极其敏感而又容易难过的人啊。
经过这件事,我想难道聊天的过程中不用那些表情就表达不出我本来想表达的意思了吗?现在的聊天表情越来越多,还出现了很多令人哭笑不得的表情包,以前的“微笑”现在也被人理解成了“讽刺,嘲笑”还有就是“再见”这个表情也被人理解成了其他的意思,网友甚至从人微笑嘴角上扬的角度来分析这两个表情,说得头头是道,更有意思的是网络上有人分析“微笑”和“呲牙”这两个表情究竟给人的感觉差别为何如此之大,微博上就有人说“微笑”是“皮笑肉不笑”给人笑里藏刀的的感觉,是没有真心的想笑,而“呲牙”又不同了,一看就是哈哈大笑,给人一种“放荡不羁”的感觉。经过网友这么一说,我似乎也觉得“微笑”也变得不再变得那么美好,连“再见”这个小表情都会在我和朋友聊天的过程中凸显出“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意思。
微信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的地方,可以让相隔两地的情侣可以有个桥梁来维持他们的感情,没事还可以视频来真正的看到对方来表达对对方的思恋;也可以让很多的留守儿童可以通过微信的方式和爸爸妈妈交流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事,不让距离产生隔阂;在新生入学,第一件事情就是加一下微信群来通知班上大大小小的事,少去了需要借教室,需要把全班人员集合起来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仅靠一部手机真的能维持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吗?我在网上看到一组图片,网友把现在低头玩手机的人和以前抽鸦片的人放在一起对比,结果却是没什么两样的,人的灵魂都被吸进手机里,只剩下一副躯壳,我也是深受蛊毒的一员,似乎现在没有了手机就会焦虑不安,现在很多人都得了一种叫做“手机焦虑症”的绝症,一旦手机不在身边,就会变得焦虑,变得急躁。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当下,相信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小表情进入到我们的聊天界面中,到时候我们又会摒弃之前的选择当下的,微信小表情确实能给我们聊天的话语增加一些感情色彩,能更好的表达出我们的情绪,但是当没有了这些表情之后,我们说的话还会是原来的意思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