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小十分喜欢看过电影,平时工作忙,这次去老子故里游学,来来回回要坐六七个小时的车,便下载了二部电影《万箭穿心》和《女儿》。看过之后,心里沉甸甸的,明白了亲人之间,师生之间,“尊重”两字大如天。
在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以自己的方式去爱别人,而不是以尊重别人的方式去爱别人,结果自己付出了毕生心血,却遭到了对方的厌恶和抛弃,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万箭穿心》中女主角是一位 妈妈王宝莉,她本是一位卖袜子的小市民,刻薄计较,虽爱丈夫和儿子,但她的管束和唠叨让他们备受煎熬,丈夫加上在外与女同事开房被公安局抓住丢了主任之职,又遭下岗,精神抑郁,跳江自杀。王宝莉用挑扁担的血汗钱养活婆婆与儿子,儿子考上了大学,并成了当地的状元,便跟她摊牌了,让她离开家,不承认有她这样的母亲。因为她,害得他没有了爸爸。王宝莉辛苦了半辈子,儿子并不感恩他,绝情绝义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如果当初王宝莉不天天抱怨丈夫,她丈夫也许不会抑郁,不会投江自杀,她也不会那么辛苦,她儿子也不会恨她。可现实中夫妻二人不能互相尊重,轻者指责抱怨,重者漫骂毒打,一个人不顺心,搞得家庭日日不宁的人可不少!这样的悲剧还会上演!
《女儿》更是恐怖,一位节俭又无微不至的母亲打着严厉管束女儿的旗号,对女儿毒打。有时仅仅是一件小事,就摔碗摔盘,炸得屋如战场。其中有件事,女儿生日,妈妈用心做了一桌饭菜,并买了蛋糕。可仅仅因为女儿用左手吃饭忘了妈妈的教导,视为对妈妈的不敬,遭到咆哮。女儿顶了一句,生气的妈妈便极变态地抓一把把蛋糕砸向女儿。放学晚回家挨打,自己挣钱买个书包挨打,谈恋爱了更是撕发扇脸毒打!看得揪心极了。最后,女儿长大了,不愿回到她身边,至死也没有原谅她!无独有偶,女儿的钢琴老师无法承受来自父亲的家庭暴力,逃出来自己生活。后来老师照顾了自己的病危父亲,让我为她的大度心生敬意!
看过之后,我一直反思:恩情大比不上尊重大。
其实,幸福是建立在尊重之上的。夫妻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一家人互相尊重,就能互相理解,互相帮助,这就叫家和万事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相反,唯我独尊,蔑视辱骂,只会伤害亲人感情,最后落个孤家寡人。也许有人会说,对方有错在先,我教育他在后。可凡事皆有度,并以健康和谐发展为原则。哪一方先动口,先动手,任你有一万个理由,伤害别人也难逃其咎。
不反家庭教育如此,学校教育也如此!
老师对同学可谓呕心沥血,可一句冷言讥讽就会师生反目为仇。批评孩子一定要让孩子感到你的关爱,万不可小事上纲,踩人尊严,让学生伤了自尊,怀恨在心。故不可不慎!
尊重大于恩情!这是我看这两部电影的一个心得。将时时警策我为母为师为子为友的言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