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和女儿晴晴吃完早饭,我就开始收拾碗筷、打扫房间、洗衣服,忙完这些,有些累了,就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在我做这些事的时候,晴晴一边用黑溜溜的眼睛看着我,一边模仿我,我干啥,她都要干。
她看我坐下来休息,就也忙不迭地跑来坐我腿上,要抱抱。我就孩子气地笑着逗她,说:"小东西,你实在是太小了,小得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
没想到她看也没看我,一下都没停,而且是慢条思理地笑着接到:"妈妈,你实在是太小了,小得用显微镜都看不见!"
我比她还小!
天哪,我当时都愣住了,我无言以对啊!知道我女儿多大吗?一周岁半!我一下抱起她,"宝贝儿,你成精了咋的?"我真没想到她的思维这么快!
我原以为,像她这样的小不点,只是喜欢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模仿大人的语言,看来,绝不仅限于此,她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
我立刻找到一些关于儿童发育的书来读。
原来,在宝宝出生时,她的脑细胞数量就已经接近成人的数量了,出生以后,这个数量不再增加,但是脑细胞可以变大。3岁时,婴幼儿的脑重接近成人脑重(1400克)的80%,4岁为90%,6岁以后大脑的成长极为有限。也就是说,大脑发展的关键期是婴幼儿阶段,具体是0~3岁。在这个阶段中,人的大脑迅速发展,是以后的智力、情感、运动、社会交往等能力发展的基础。
这里还要提另外一个词汇,那就是神经元。神经元是大脑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是处理脑部信息的细胞。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另一个神经元的叔树突发生接触的部分叫突触,化学物神经传递就在这里流动,这些神经递质携带着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婴儿出生时,大约有50亿个突触连接,相当于成人的1/10,孩子在3岁时,突触连接的数大致是成人的2倍,大概是1000万亿,到了14岁时,孩子的突触数和成年人大致相当?有意思的是,婴儿的每次新体验,都会导致大脑内突触连接增加,以及突触密度的显著增大,而且婴儿的经验越丰富时,他的大脑就通过突触筛选优化自己,经验越丰富,越有竞争力。一个突触被使用的机会越多,越有机会被永久保留下来,而那些不被经常使用的突触就会枯萎或死亡,科学家称之为"突触演变"。通过"突触演变",大脑在处理信息时就会变得效率很高。
0到6岁孩子大脑的成长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停顿,比如脑损伤,或者把孩子置于一个环境中,而这个环境限制了他通过看、听、触、尝、闻的机会来了解周围环境,或者婴幼儿自由运动、说话和使用双手的机会被限制。相反的,给婴幼儿提供适当的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这个动态变化过程会加速。
综上所述,就是0到6岁是孩子大脑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多对他进行看、听、触、说、尝、闻的训练,合理运动,用爱心去呵护,孩子就会更聪明。
我想,可能不经意地,我的宝贝儿被我们执行了这些积极的刺激吧,小家伙才表现得这样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