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的男朋友,一个性格倔强爱吃肉爱踢球的脑瓜灵光的小朋友,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黑龙江赛区第一名,考研数学真题更是每一套分分钟145+的节奏,可能这辈子我最讨厌的事情就是问他数学题,因为结果只可能是一种,那就是被虐被虐and被虐……
这篇文章是他po在公众号上的,最近这小子心血来潮建了自己的公众号,主要讲一些身边学习大牛的学习方法,还有走过2018考研和数学竞赛后的他写了一些有关数学竞赛和考研上的一点小小的心得,其实重点是给自己找个装B还有人捧场的地方,这一篇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篇,数学学习的一点小贴士,如果你们喜欢并且想要看到更多他写的内容的话,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天昊说
查找方法:在微信添加公众号处搜索即可

正文开始
数学这一学科对于很多人而言可能是从小就很头疼或者是很难再更上一层楼的一门学科,似乎只是属于聪明人的游戏。我也认识很多身边的人或者素未谋面的人问我一些关于数学的学习方法,说自己不够聪明或者是真的很努力很努力地学习了,但是效果一塌糊涂。
首先,我先说我绝对不是什么天才,就是一个普通小孩儿,但是数学从初中开始就一直成了我的强势科目。首先我做个自我介绍吧,我本科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即将去同济大学,高中的时候我学过高中数学竞赛,当时只拿了个国家二等奖,高考数学成绩也还不错;大学的时候拿过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黑龙江省全省第一名,在全国决赛中遗憾只拿到了国家级二等奖。可能对于清北级别的很多大神而言这并不算是一个很好的成绩,但是我觉得可能很多普通人而言可能数学上拿到以上的荣誉也会让他们感到满足了,所以我说以下说的就是我自己学习的一些愚见,如果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大神打脸赐教,也是为了共同进步嘛~~~
一 你真的努力了吗
很多人觉得自己真的特别努力的在学数学了,然后成绩不够理想,然后把一切归结为:1、我脑子笨 2、我没数学天赋 3、我太粗心了。先说一二两点,我承认,玩儿数学一定需要天赋和智力,但是这是在高层次的研究数学的领域上说的,对于应试而言,只要是应试,就一定有技巧,而且很多题都是重复出现的,掌握了基本方法就可以轻松做出来的,绝对没有什么智力不够的说法(对于大多数正常人而言);再说第三点,太粗心了,诚然,人都会粗心,就像竞技体育一样,强如迈克尔乔丹也会时有失误,但是过多的粗心其实代表了根本不熟悉这个知识点或者过程或者是亲自动手计算实践的太少了,这是可以通过大量的训练去克服的。举个例子,让一个刚学篮球的去打比赛,那可不是全场都是失误嘛;但是如果是职业球员,他的失误量会大大降低,万无一失是不存在的,而且并不是每个人的目标都是满分。
我见过很多很勤奋的人其实是很懒惰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很残酷很现实,很多时候我们学习的时候明明知道没有效率了但是一直在坚持,仅仅只是为了克服心中的所谓的愧疚感或者是一些轻微的强迫症,很多人看起来是在看书,但是扪心自问一下,你们的心或者大脑真的在高速运转吗?很多人学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学习的每一刻大脑真的在高速运转,去努力思考;我看过很多高考状元都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效率永远胜于时间,专心的学,放开了玩。堆时间来让自己安心其实是事倍功半的典型例子。
二 如何看书
这里的书指的是辅导书,也可以理解为习题册,也可以理解为怎么样去做题。一道题如果看完之后感觉没思路直接看答案可以说是浪费了这一道题,完全起不到效果,因为不用说过几个月,就算过几天再把相同的题给你也同样的不会做。我想说其实很多书的答案很不好,因为出题人的思路是已经结论A通过结论B然后推出了C,最后把条件C以题目的形式给你让你证明A,而题目就会是告诉你条件C,你要如何去想到通过B证明A,很多的答案就是从直接从C通过B到A的证明,很多地方会显得很“突兀”,但是考试的时候你是自己在独自做题啊!自己面对的就是条件C,没有任何提示,你就不会知道要通过结论B来证明,就卡在这一步做不出来,这就是很多人为什么看书看得懂,听课听得懂,一到考试做题就不会的原因。克服这一点我认为首先平时做题一定要尽力去把它做出来,当然很多不会做的,我们需要看答案,一定得搞清楚每一步为什么这样,最最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么想,我通过什么线索要联想到这一点!以后我看到什么东西,就要条件反射一样的去联想,反复总结去记忆,到最后没有学不好的人。
三 少一点功利主义的追求
数学学习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不要太功利,真的不要太功利。很多教材上有很多定理,因为很多定理证明不考,大多数人就不会去看定理的证明过程,就想着会用就行。实际上,每个定理的证明都是一道题,很多还是一道非常好的题!我很多时候的做题思路就来源于一些经典定理的经典证明过程。死记结论是很容易忘的,不理解的去记很难能让数学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要对自己说我是为了学好数学,顺带着应付考试,我相信你的心态会大有不同,效率也肯定事半功倍。其实不仅是学数学,学什么都是这样的,只想着自己会用就行肯定只能停留在一个比较浅的层次上,真正的大牛一定是得很深入的扎根基础,数学里真正的难题其实是定义题,比如高等数学里很多人认为极限和导数的定义很简单,很基础,那我就问一个问题,请问左右导数和导数的左右极限有什么关系,等价吗?或者是谁存在是谁存在的什么条件。如果不明白就好好翻翻书吧,实在不明白私信我,我给你解释。
四 重复系统记忆是永恒真理
对于数学考试而言,不要看很多书,我宁愿一本书看很多遍。书看得多还是那句话,除非超级大神,大多数人还是给自己一个安心。很多东西是看第一遍理解不了的,很多东西也是会忘记的,这时候需要你多多去温习,我准备考研的时候张宇18讲系统的看了6遍,不系统的看的就不计其数了。适当地做题,做题其实还是在温习知识点,知识点本来就不清楚就去翻教材,立足于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做题一大堆结果基本知识点都不清楚,那有什么用呢?
好了,今天就先说这么多,有什么问题可以在公众号私信我或者留言,我看到会尽快回的,祝大家都能有个好的数学成绩。以后还会有别的学科或者别的方面的文章等待着大家哦。
看完如果你觉得对你有一点帮助,请关注一下这位小朋友吧,微信公众号搜索天昊说,即可关注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