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变态的执着——读苏童《米》有感

变态的执着——读苏童《米》有感

作者: 玛贝拉 | 来源:发表于2017-06-30 09:48 被阅读56次

   死亡,是永恒的主题。在苏童的笔下,死亡少了那份孤独与绝望,多了份宿命与奇异。

   读过他几篇短篇,里面的人物结局都是死亡,而且是以奇特的方式死去,有的是在水库被人当做水鬼死,有的是为了摘莲花死,有的是在插着稻草人的田里争斗而死……每次读完都有种深深的死亡是人的宿命的感叹,既然逃不过死,那么就让“死”尽可能的炫目,让死的方式奇异怪诞!

变态的执着——读苏童《米》有感

   《米》是苏童90年代初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个关于欲望、痛苦、生存和毁灭的故事。写了一个人有轮回意义的一生,一个逃离饥荒的农民通过火车流徙到城市,最后又如何通过火车回归故里,五十年异乡飘泊是这个人生活的基本概括,而死于归乡途中又是整个故事的高潮。

 本书中的所有主人公都是心理阴暗的,没有温情与感动,有的只是人性的阴暗与无尽的猜忌。整篇小说通过米来做媒介。土地,米,是千百年来深处农耕社会的我们最在乎的东西,或许是比钱更值得让人疯狂的东西。

   米,是五龙心里唯一干净值得信赖的东西,如果真的有什么让我震撼的地方,那就是五龙对米极致疯狂的信任与爱!当年那个像老鼠一样的逃难少年为了吃一口饱饭到米店做伙计。随即就与米发生了一生的纠葛。五龙喜欢米,喜欢吃生米,喜欢闻米香,喜欢米仓,喜欢在高高的米垛上躺着做梦,喜欢在米仓强暴妇女,甚至变态到,和女人做完爱以后边骂女人婊子,边往女人下体塞生米……五龙对家人没有任何的感情,却对米始终燃着一份固执的几乎变态的爱!

变态的执着——读苏童《米》有感

   这里不难联想到为何主人公对米如此疯狂,因为我们中国人世世代代的农耕思想,只有米才是最纯粹的,可以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米,只要手里握着米,就可以活下去!这就是主人公最简单最纯粹的思想!这种小农观念延续到最后,五龙用所有的钱去枫扬树故乡去买地,让别人帮他种地,临死还要运一火车皮的米……

  是米让他生存,

                      也是米埋葬了他。

相关文章

  • 变态的执着——读苏童《米》有感

    死亡,是永恒的主题。在苏童的笔下,死亡少了那份孤独与绝望,多了份宿命与奇异。 读过他几篇短篇,里面的人物结局都...

  • 读苏童《米》

    人性之恶与人性之善,如同孪生,同生同死,有更善,便有更恶,无穷尽。它们不止存在于我们认为的年代,也存在于我们当下的...

  • 读书有感 苏童 《米》

    苏童 《米》 苏童 1963年,苏童出生于苏州,他父亲是市里的公务员,母亲在水泥厂当工人...

  • 家园沦陷的绝望——读苏童的《米》有感

    今天读完了苏童的小说——《米》。心情压抑,思绪纷乱。 小说故事起因源于一场水灾的发生。水灾淹没了枫杨树故乡所有的稻...

  • 看苏童小说《米》

    看苏童小说《米》 是在微信公众号kindle读库里看到对苏童小说《米》的推荐。 周五晚上,到周六下午。一个小时的阅...

  • 米——苏童

    week 10 简书上对于文章的篇数以及所写文章的字数有个记录的界面显示,很久很久以来一直对这个显示界面并不怎么介...

  • 苏童 米

    前几天和朋友在讨论一个问题,关于“人本质”的看法,她坚持认为,人因智慧(脑部心智)而称其为“人”,生下时为兽,长大...

  • 读苏童的《河岸》有感

    以前读过作家苏童的《白雪猪头》一书中的节选,是一个爱读书的同学推荐的,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接地气,读起来很有亲和力,...

  • 读矛盾文学奖作者苏童的《米》有感

    五龙嘴里嚼着干干的生米粒,来到了城市,这座城市在他的眼里是下流的、罪恶的。充满着讥讽、充满着圈套。他要复仇,他要把...

  • 读苏童《黄雀记》有感

    本来之前在看完苏童的《河岸》时我曾经说过,再也不看苏童的书了,因为他笔下的文字已经脱离不开他一贯的晦涩阴郁的气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变态的执着——读苏童《米》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sb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