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理财投资想法养老,不只是老人的事
鱼师傅说保||扒一扒社保:养老保险,不养老,更不保险(二)

鱼师傅说保||扒一扒社保:养老保险,不养老,更不保险(二)

作者: 鱼师傅说保 | 来源:发表于2019-02-08 22:50 被阅读3次

大家好,我是鱼师傅。

2018年8月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题为《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

一转眼,国家不仅放开了二胎,全面放开也是大势所趋。甚至各个地方为了鼓励生育,还推出让人眼花缭乱的激励措施。

从曾经穷追猛打超生游击队,再到如今的为国生娃。看来,风向真的变了,国家也真的急了。曾经像抓老鼠一样的搜刮各家的领导们,现在得钻到各家去督促生育了。

鱼师傅在上一篇文章(轻戳鱼师傅说保||扒一扒社保:养老保险,不养老,更不保险(一))也分析过我国的养老保险体制,因为统筹账户现收现付的属性,变老是必然结果,而生育则是个可选项,这个天平注定无法平衡。越来越少的养老金注入,越来越多的老人嗷嗷待哺,最终仍然是由国家财政去兜底。

是成为政策和大环境下摇摇欲坠的牺牲品,还是引起重视,尽早规划,如何选择本就是决定普通人生活品质的核心要素。

01

养老,有哪些方式?

无论在任何国家,解决养老问题基本都源于三种逻辑:靠国家、靠企业、靠自己。

靠国家:养老保险

靠企业:企业年金

靠自己:储蓄、投资、理财、商业养老保险

下面分别看看这几种逻辑的优劣。

02

我要放弃交纳养老保险吗?

在上一篇文章中,鱼师傅已经简要分析过过度依靠社保养老保险可能带来的风险,简而言之,仅依靠社保养老,绝无享受品质养老生活的可能。

但是否应该放弃交纳养老保险呢?不是。

中国的养老保险本质是现收现付制,左手收年轻人的钱,右手发给已经退休的老年人。采用现收现付制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抵制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通货膨胀。

事实上,在过去二十五年里,中国社会的平均工资的年均增幅接近10%,除了投资一二线城市房子之外,没有任何一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以无风险达到这个收益率。

P2P,股票,信托,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余额宝,银行存款,你能数得上号的投资产品,收益率都比养老金低。背后的本质是,投资收益是资本的利息,来源于实体经济增长,长期来看投资收益必然低于实体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增长由资本、劳动、技术共同创造,资本只能分一部分收益。如果投资收益长期高于实体经济增长就是资本空转泡沫,迟早崩盘。

养老金的收益紧盯社会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最接近,所以养老金的收益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大于自己投资收益。

然而,养老金最核心的问题是,相较我们交上去的钱,我们拿回来的太少,太漫长了。养老保险,是我们拿生命在和国家赛跑,超过了那条生命线,我们的养老保险才有收益。在那条生命线以前,跑不动了,统筹账户就收归国有了。

企业年金险靠的住吗?

企业年金就是一个补充养老保险,是企业为企业员工建立的一个补充养老制度。目前不强制建立,一是考虑到目前企业负担较重,二是目前个人的负担较重,直到中国的老龄化放缓之前,企业年金都不会是主流。

企业年金覆盖群体非常有限,基本上只有国企和一些大型集团才会选择参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一条没有任何讨论的意义。

靠自己应该怎么做?

养老是全球财富管理领域的核心难题之一,美国用过去近20年的时间,逐步改善,推动年轻人养老储蓄计划。今天,国内也日渐重视养老,比如蚂蚁金服等巨头,通过开启养老平台等形式,正在让年轻一代对养老储蓄产生兴趣,培养年轻一代的“养老心智”。

养老问题,究其根本,仍然是财务规划的问题。老人家清心寡欲,日常开支相对于年轻人其实是很小的,主要应对的琐碎频繁的医疗开支,以及留存的可能患有重大疾病的存款准备。但如果我们想拥有舒心宽裕的生活,仅计算日常开支是不够的。不同收入层次的人对于退休生活品质的要求和期盼也是不同的。

要理清自己的养老规划,需要考虑如下问题:

合理估算:要知道自己老年想拥有什么样的退休生活,估算一下大致的生活费和医疗费用,还要预留出一定的休闲娱乐费用支出,要大致计算自己大概的费用支出是多少。

分散投资:财务规划是通过投资组合来实现的,我们要计算一下,我们退休后的收入来源还有哪些,常用的可能有国家统筹的养老保险、房屋租金收入、商业养老保险、银行利息等等。相信只要有了财务规划的意识,我们就能大概知道自己目前的准备情况,哪些是保证的收益,哪些是不保证的,每项收益的风险情况。

考虑通货膨胀:目前实际上国内的通胀保持在5%-6%左右,所以就算已经有了一定的现金积蓄,也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现在看起来够用,是否20年之后还够。

商业养老保险的优势是安全稳健,产生持续的现金流,但是收益一定是不高的。商业养老保险应该作为社保养老保险的补充,同时也作为我们养老规划的基础之一,但它决不能替代整体的养老规划。

养老的本质是财务规划,要通过多种手段一起来实现,需要自己提前规划。无论是仅指望社保进行养老,还是指望通过一两份商业养老保险进行养老,都是不现实的。

对于大部分年轻人,缓解养老焦虑的唯一办法,就是找到能高于通货膨胀的资产。无论是投资、还是储蓄、还是购买商业养老险,终极目的是能创造高于通货膨胀的现金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鱼师傅说保||扒一扒社保:养老保险,不养老,更不保险(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zo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