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美及黄光裕、黄俊钦
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广东汕头人,1969年生,潮商代表人物之一。
中国黄金三十年,汕头被划为4经济特区之一,“宁肯睡地板,也要当老板”。从这里走出的香港首富李嘉诚,激励着汕头人。
黄光裕原名曾俊烈(父亲黄昌义地主出身,被镇压,入赘曾家,随母姓),曾家祖上去泰国做生意,信天主教,革命年代家道中落。
从小听父母讲祖辈经营土地和从商,有商业意识和眼界。
母亲经常讲述马太福音马太效应故事:主人远行,留钱给三个仆人,两个做生意赚了钱,第三位埋钱被骂,被收回给赚钱多的。
22岁改名黄俊烈,后高人指点,办香港身份证时改名。
故事:一年春节,黄光裕哥哥黄俊钦花了200元买了一个电视屏和一堆配件,大年三十的晚上折腾了一宿,初一早晨全家人一醒来,那台电视机竟然能看。
1985年,19岁的黄俊钦带着16岁的弟弟黄光裕北上创业。
一般描述是:兄弟俩背着大旅行袋,里面装满了收音机、电子表之类的东西,从广东背到北方去卖(应属于走私组装外国二手货),黄俊钦因“投机倒把罪”被关81天,父亲想要疏通关系“解救”儿子,也被关81天。
蒙古赚的第一桶金,创业资本是4000块钱。
没有因为牢狱害怕,出来后仍然坚持做这门生意,还到更大的天地去发展。

1987年,北京,一百平小店一半服装(之前“倒爷儿”和“练摊”盛行,走街串巷卖服装,后来代销)一半家用电器。
哥哥黄俊钦新属于技术天才,创办新恒基集团。
当时家电是有货不愁卖,就看你能不能进货(洗衣机、彩电等都是凭票供应,要从非正规渠道得到货,广东番禺一带一些走私二手货)。卖方市场背景下,很多商家(国有一二级批发站,有渠道网络,实力强,门路多)采用“高价”的经营方式,黄氏兄弟走“零售薄利多销”策略。
1988年,人们还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的时候,国美就开始用电脑收款,据说电脑上使用的程序是黄俊钦自己弄的。
1990年,脱离中间商,包销制(“一票买断”压成本,“你给我最低价,我给你销量”协议模式),厂家直供(样品展示)。从各种渠道拿手续合规的产品。
1991年,在北京晚报刊登中缝报价广告,当时市场环境普遍认为卖不出去货才做广告,国美电器不愁卖依然做广告,可见扩张野心,被誉为中缝大王(每次800元的低价)。
此时,兄弟俩开始介入房地产市场(“用最快的速度,赚最多的钱”),91年建新恒基国际大厦,后来二期鹏润大厦(黄光裕从哥哥手里买下一半产权,没钱付款,黄俊钦也资金链紧张,哥俩激烈争吵)。
1992年,店铺统一命名,中国最早的连锁雏形。
靠先货后款、延长付款周期、压缩供货商利润空间运营。
1993年,黄俊钦离开国美,投身房地产(新恒基集团)。
黄光裕分得了“国美”这块牌子、一部车和几十万元现金,包括房地产项目在内的其他资产全归黄俊钦。扩大经营,到银行贷款,认识信贷员杜鹃(后结为夫妻)。还认识了张志铭(专职司机,中专文凭,踏实能干口才好、长得帅,领导能力在黄光裕旧部中颇受认可,提拔到高层,后成为黄光裕妹夫,任国美总经理)
转战房地产时,黄俊钦开始研究建筑设计,亲自参与设计方案,给大楼节省空间。“他非常厉害的是,每个地方能节约多少,他只要看一看图纸,就很清楚。”“他是干一行专一行的技术型人才。”
1996年,进口转国产、合资(长虹为首国产家电崛起)。
“人与人之间是差不多的,差一步而已,有时是半步。” 黄光裕说。
1996年,实践潮商李嘉诚所说的“商者无域”。成立鹏润地产(原国美地产,2014年妹妹黄秀虹出任董事长),黄光裕后来结识了张玉栋(北大法律高材生,商务部条法司正司级巡视员郭京毅同班同学同宿四年,资本运作娴熟)、詹培忠(香港投资人,擅长买壳卖壳)。黄光裕专心运作鹏润家园。
1998年,取消门店库房,集中配送模式。撰写“红宝书”《国美经营管理手册》。
2000年,国美寸土不让(连续数周在京、津、沪各门店推出特价彩电)击垮(先策反熊猫)彩电峰会不合理的限价联盟。还大胆推出“免费送货上门”、“上门安装调试”、“800免费电话服务”等创新举措。商家不再只是价格的执行者,而当上了“主宰者”,黄光裕“价格屠夫”的称号由此而来。
新店开业大门都被消费者挤坏。没能把警察招来的开业就是失败的开张。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关税降了,壁垒矮了,国外竞争来了。
黄俊钦2001年12月收购了山东金泰集团。
黄光裕以鹏润大厦部分产权(几间办公室)出资,“注资”港交所“仙股”京华自动化。
2002年,第一次资本操作。花费1.35亿港元(每股0.1港元),占有京华自动化85.6%股份。释放利好消息,股价拉高4倍。触发港交所“无条件收购”规则,又减持卖掉部分股权,套现7650万港元现金,把持股比例降为74.5%。京华自动化花费1.2亿港元现金和0.75亿港元股票,收购了黄光裕控制的百慕大公司(北京朝阳区一处物业)。再把鹏润地产部分资产装入京华自动化,更名为“中国鹏润”。
2003年,香港第一家门店旺角商城开业。

2004年,香港,(一系列复杂操作绕过中国证监会、商务部、香港银监会的重重规定)借壳(京华自动化-中国鹏润-国美电器)上市。历时两年,左手倒右手,操作“巧妙”。黄光裕问鼎中国首富,年仅35岁。
虽然是“左手倒右手”伎俩,但由于国美门店不断扩张,业务蒸蒸日上,所以股价不跌反涨。
2004年,与中国电磁兼容认证中心组建国美实验室,国内首家能自主进货检验。
2005年,与银行携手,推广分期付款消费。鹏润集团与万达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06年,成功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美国华平投资集团。
2006年,黄光裕获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世界100位有影响力人物奖”。
原北京中行行长、中行董事牛忠光被逮捕。牵扯黄光裕被调查,但很快又被释放。此后黄光裕改变强悍作风,开始讲究“和谐”。寻找保护伞,搭上公安部经侦副局长相怀珠。
2006年,并购上海永乐家电(2007年正式合并)。“中国企业500强”(53名)。
2007年,并购北京大中电器(“不管苏宁出多少钱,我都加价20%”)。国内家电连锁门店最多。对媒体放言:“不排除继续并购苏宁的可能性。”
2007年,与微软建立战略伙伴合作关系(VISTA操作系统)。
2007年,与海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00亿元,中国家电史上规模最大)。
2007年,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全面整合完成。
2007年,与戴尔排他性合作,中国地区惟一零售渠道。
2007年,成立通讯业务公司,手机业务独立运营。
当2007年黄俊钦要把新恒基集团旗下9个项目塞进*ST金泰这个壳时,如果整体上市计划完成,黄俊钦控制下的新恒基集团将使*ST金泰成为市值仅次于万科的房地产上市公司。
据2007年底《财经》杂志报道:黄氏兄弟在创业期间违规贷款、以租房形式向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行贿)套取逾亿元租金,以及其后的虚假房贷及车贷,达13亿(扩张的不正当方法)。
2008年,国美控股三联商社。成为霸主。
2008年,黄光裕遭公安机关拘查,涉嫌“操纵市场”等。
绕开外汇管制,通过地下钱庄向香港转移8亿人民币现金,用于偿还赌债。
黄光裕控制的“中关村”进行资产换置、股权重组时进行内幕交易。
有传言是张玉栋薄情寡义,让一位智慧且冷静的情人流产两次分手后,被私家侦探摸清了张玉栋的底细,同时,也揭开了黄光裕那些隐秘的犯罪。坊间关于奥运村地块传闻不得而知。
黄光裕妻子杜鹃(出逃后被抓回)被判3年半(缓刑3年),罚金2亿。
关于*ST金泰:黄俊钦先后为这家公司打了100多场官司。从42个涨停到7个跌停,再到“因媒体报道需澄清”、“因重要事项未公告”等等原因导致的停牌,黄俊钦的财富每一秒钟增加4.94万元、3分钟损失142亿。
2009年,国美停牌逾七个月后复牌。
公司内权力争夺:原永乐电器陈晓任国美董事主席,杜鹃联合张大中、黄燕虹,贝恩资本、麦肯锡等支持下,夺回控制权(据说黄光裕在狱中遥控)。黄秀虹任国美总裁。
2011年,国美电子商务网站全新上线(已落后京东、淘宝、苏宁)。
2011年,黄俊钦内幕交易、偷越边境、单位行贿罪。判处3年半,罚金1000万。
2012年,黄光裕获减刑10个月。
2016年,黄光裕获减刑11个月。
2017年,由“国美电器”更改为“国美零售”。
2018年,与拼多多展开合作。
2020年,拼多多(全资附属公司“香港胡桃街有限公司”)认购国美零售2亿美元(国美零售用于偿还借贷)可转债,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5%。京东集团认购国美1亿美元可转债。
目前,黄光裕已出狱(假释),依然以16亿美元排名全球富豪1616名(现代经商史上罕见)。
综上,2010~2020错失了飞速发展大好机会,国美连续几年亏损,线下销售渠道已经被马云、刘强东、黄峥等线上电商严重打压;此外,国美的老对手苏宁,与阿里达成深度合作,收购了家乐福;国美的路并不好走,黄光裕不是国美救世主,据说他在狱中也一直在影响着国美业务,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国美很难因为“一心资本运作左手倒右手,澳门、公海赌输几十亿”的黄光裕的回归而发生本质的变化。
更多资料与干货,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野望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