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怀念蒋先生

怀念蒋先生

作者: Shadowood | 来源:发表于2017-08-02 10:51 被阅读0次

昨日夜里,突然看到朋友圈转的蒋先生仙逝的消息,不禁慨然,有机所又一位大师离去了。大师风采,现也没几个人知道了。

百度百科上是这样描述蒋先生的,蒋锡夔,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物理有机及有机氟化学奠基人之一。其余无需赘言,就两个方向的奠基人的评价就足以证明蒋先生的贡献。蒋先生研究活跃的年代距今已有些久远,但是如果愿意去翻阅的话,还是会被先生严谨的研究思路,严密的研究内容和表述所折服。

因为在有机所学习时实验室就在蒋先生办公室的隔壁,尽管我并不是蒋先生的弟子,但对蒋先生也接触不少。其时,蒋先生的身体就有些状况,有时候需要坐着轮椅去办公室。蒋先生来的很早,有时比我们学生还早几分钟,一般都是让助理开了办公室的门,然后小心翼翼的站起来,扶着门,一小步一小步的进入办公室,然后一坐就是一上午。

刚进实验室的那一阵,研究才开始,也不是很忙碌,很喜欢听大师兄八卦。大师兄在有机所呆了比较长一段时间,对所里的历史也比较熟悉。对我们新生来说,很多有机所上一辈的很多大神都不是很清楚,反倒是对年轻一代关注的比较多。那时,国内的有机化学基础研究还是处于开始追赶世界一流的萌芽,有机所高瞻远瞩,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前沿研究,时不时就能传来楼里哪个课题组发表了一篇高质量的论文。私下无聊的时候,我们也会好奇的想知道,所里到底哪位大师发表在JACS的文章最多,然后大家各给出几个候选,出人意料的并不是我们当时所熟知的几位年轻大牛,反而是第一代的大师,黄鸣龙,颇让人有些意外;而第一个发表science的也不是现在的年轻人,倒是汪猷先生。蒋先生也是十分了得,1980年代就发表了相当数量的高质量论文,并在权威杂志Account for chemical research撰写综述。

蒋先生的研究风格颇有点贵族风范,儒雅严谨。老一辈的有机所的大师大多都是这个风格,做研究都是非常踏实严谨,课题虽小,但足够深入和细致,风骨很高。有幸翻过几个师兄在上世纪80年代的博士论文,迄今还能记得他们如何仔仔细细的分析每一个问题,即使是一张简单的质谱,他们也会认真标注每一个信号峰,给出碎片化的历程,读后让人受益匪浅。

蒋先生的研究方向很前瞻很基础,超分子和自由基化学。自由基化学在近十年已然成为目前有机合成研究最前沿的领域,而物理有机中的超分子化学已在去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更不用说有机氟化学这么重要的领域,不论在材料还是医药行业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蒋先生研究虽然一丝不苟,但对学生极好。有机所老一辈先生大多都是这样,还记得另一个师兄说一年级时成绩太差要被劝退,惶惶然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找黄维垣先生帮忙才留下。师兄现在工作做得很好,但每次提及此事都心存感激。

这些年,有机所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大神,周维善,黄维垣,如今又是蒋锡夔,只希望剩下的几位大师可以慢些,再慢些。

相关文章

  • 怀念蒋先生

    昨日夜里,突然看到朋友圈转的蒋先生仙逝的消息,不禁慨然,有机所又一位大师离去了。大师风采,现也没几个人知道了。 百...

  • 怀念蒋祖怡先生

    我家从浙江师范学院所在的之江山上,搬到体育场路262号中文系宿舍。中文系则搬到现在浙江日报馆处教学办公。几经变迁,...

  • #读书#读蒋勋先生《美的沉思》有感

    读蒋勋先生《美的沉思》有感。 第一次认识蒋勋先生是听蒋勋先生的有声书《细说红楼梦》。 第一本看蒋勋先生的实体书是《...

  • 怀念先生

  • 怀念先生。

    育树百年,枝绿叶茂。 总感觉自己像一颗树,安宁祥和。 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肉食动物的猎食天性去哪里了呢? ...

  • 怀念先生

    先生当年决定弃医从文来拯救国人,唤醒国人的灵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然而先生焉知今日文坛靡...

  • 给蒋先生

    9.22 二个半小时,一千九百多公里, 飞机划过的天际,浓浓写下思念的一笔。 永远不喜欢向北的里程, 返航的心迹却...

  • 谨记此篇献给逝去的那些岁月。

    那个消失在我们眼中3年的蒋先生回来了,蒋先生和那个年纪的他似乎不一样了,当年蒋先生是所有老师...

  • 零基础彩铅:最可爱的小孩

    蒋先生发了妹妹小孩的图片给我画 他估计是高估我的水平了 画出来后 蒋先生说:好丑 我又画了张 蒋先生还是说:好丑 ...

  • 心态好,什么都好

    回蒋先生书: 多谢蒋坤元先生的劝谏,这篇文亦算作是对蒋先生评论的回复罢。 简书里有很多优秀的作家和编辑,他们在纸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怀念蒋先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eelxtx.html